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亲于连江因过筠溪叩门循行叹其荒翳不治有怀普现居士口占此章》
《访亲于连江因过筠溪叩门循行叹其荒翳不治有怀普现居士口占此章》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筠庄主人何未归,溪畔长林穿翠微。

此去功名时欲至,个中车马迹全稀。

茅茨漏久蜗涎篆,篱落攲多蛛网围。

公肯借庵容我老,为公朝夕扫柴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主人久未归来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中荒废园林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

“筠庄主人何未归,溪畔长林穿翠微。”开篇便设问主人为何未归,背景是溪水边的长林,树木繁茂,绿意盎然。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此去功名时欲至,个中车马迹全稀。”这里暗示主人可能因追求功名而久留不归,而园林中的车马痕迹已经很少见,显现出一份淡漠与荒废。

“茅茨漏久蜗涎篆,篱落攲多蛛网围。”这两句描写的是主人不在的庄园日渐衰败,茅草长满了裂纹,蜘蛛网布满了围栏。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时间流逝和荒废的景象。

“公肯借庵容我老,为公朝夕扫柴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希望能够借住这座主人不再居住的庄园,愿意为主人每日清晨和傍晚打理门前的柴草。这种请求蕴含着一种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主人情感的深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荒废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主人不在的思念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美好事物日渐衰败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故关

四塞河山险,中通一线行。

雄关蔽全赵,叠嶂拱神京。

尺地分寒暑,中天各晦明。

秋英开绣壁,夕照吐金城。

屋似浮空置,田疑傍汉耕。

云根穿作窦,石髓借为粳。

树杂旌旗拥,峰陪剑戟迎。

符从襄子计,阵拟率然名。

广武堪称客,成安未晓兵。

古来兴废事,太半误儒生。

(0)

李南雄而进

尔父南宫老,尊为帝者师。

向来麟阁重,况有凤毛奇。

难弟曾双戟,中年暂一麾。

累朝悬赐履,万里借褰帷。

庾岭熊轩过,凌江雀舫移。

宦资装石见,心事买山知。

乔木风霜古,渔樵日月私。

浮云回意气,流水莹须眉。

学稼兴时早,看花散每迟。

不须求大药,即此是仙资。

(0)

戏题·其二

君不见道傍柳,昨者黄金丝,今日萧条秃于帚。

人间毁誉风雨来,万事莫落书生口。

(0)

盛子时泰过访有赠

盛子金陵来,语语甘小巫。

能令陆平原,不敢赋三都。

綵笔健秋鹰,锦囊压奚奴。

暮寻华阳馆,眼醉天模糊。

莫逐时名去,人言多自诬。

(0)

同声歌

今夕复何夕,得奉君子欢。

明烛在高堂,三星灿以烂。

卺饮不逮终,缡结自成宽。

绸缪非一状,要约故万端。

感君缠绵意,报以中心肝。

愿为黍与臛,奉君朝夕餐。

愿为缟与絺,备君衣中单。

二候愿多夕,三时愿多寒。

金石有时泐,中怀长不刊。

鸣鸡何咿喔,北斗渐阑干。

欲起复彷徨,人生会面难。

(0)

菩萨蛮.代人贺周指挥称号晋野.有引

雪花飞入朱帘里。锦堂一派笙歌委。瑞气满高筵。

浓香送酒船。晋野谁程号。声华从此茂。

顾名思义时。东君知未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