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竹干云上,短墙那更遮。
几年霜折荔,一日雨催花。
井脉通瀛海,溪光映若邪。
乘閒聊复尔,肃肃免投罝。
野竹干云上,短墙那更遮。
几年霜折荔,一日雨催花。
井脉通瀛海,溪光映若邪。
乘閒聊复尔,肃肃免投罝。
这首诗描绘了风雨中桥边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的生动与深沉的哲思。首句“野竹干云上”,以“野竹”与“云”相衬,展现了竹子的高耸入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接着,“短墙那更遮”一句,通过“短墙”的无力阻挡,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
“几年霜折荔,一日雨催花。”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了长时间的严寒导致荔枝树遭受摧残,后句则描绘了一日暴雨催促花朵凋零,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井脉通瀛海,溪光映若邪。”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井水与大海相连,溪流的光芒映照在若邪之上,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又蕴含了宇宙间万物相互联系的哲学思想。
最后,“乘閒聊复尔,肃肃免投罝。”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在闲暇时光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希望如同自然界的生灵一般,不受拘束地自由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雨中桥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哲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情感和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故人遗我鲁国之宝镜,远自燕都寄谯邑。
慇勤预恐到时久,封外兼将锦为袭。
夜来梦君在君侧,朝得君书长叹息。
开缄寒雪洒衣袂,入手秋蟾照颜色。
背间篆刻无人识,鸟迹鳞皴土花蚀。
依稀尚有双盘龙,似我于君连羽翼。
当年与君游帝乡,岂意今者遥相望。
摩挲明镜览愁发,坐惊骚屑生秋霜。
此时憔悴君不见,作诗寄君空断肠。
冒顿南侵塞,嫖姚北出师。
连营罗组练,分道引旌麾。
跃马争前列,摧锋肯后期。
鼓行趋上郡,席卷向边垂。
虎旅声先振,龙庭势已危。
追奔忘远近,转战决雄雌。
汉将功成日,匈奴数尽时。
孱王逃绝幕,穷寇聚降旗。
献捷归双阙,扬威耀四夷。
从今横吹曲,增入凯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