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青原山作》
《秋日青原山作》全文
明 / 傅汝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物祇林浅,禅阶古石平。

香台七祖塔,法树十围荆。

杖飞犹置井,山匝似为城。

即此未遑息,徒令岩壑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青原山的静谧与庄严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中古刹的景象。首句“秋物祇林浅”点明季节与地点,暗示着秋天的宁静与深邃。接着,“禅阶古石平”描绘了通往寺庙的石阶,历经岁月而显得更为平滑,象征着修行之路的坚定与平和。

“香台七祖塔,法树十围荆”两句,通过“香台”、“七祖塔”、“法树”等意象,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香台代表了供奉与祭祀的场所,七祖塔则象征着佛教传承的神圣性,法树则寓意佛法的广博与深远。同时,“十围荆”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了树木的茂盛与生命力。

“杖飞犹置井,山匝似为城”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与人工痕迹的和谐共存。杖飞置井,可能是指僧人手持的禅杖被放置于井边,象征着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融合;山峦环绕,仿佛构成了一座自然之城,展现出山林的壮丽与神秘。

最后,“即此未遑息,徒令岩壑轻”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似乎并未找到真正的休息,反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然与内心的轻盈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青原山的自然之美与佛教文化的深邃,以及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傅汝舟
朝代:明   字:远度   号:磊老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生辰:1476~1557年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
猜你喜欢

满江红.舟次邂逅程村,为尤展成寄同曹顾庵、宋既庭倡和词一卷,依韵和之

劈面相迎,一篙破、绿波秋涨。

凭寄语、吴门客到,旧游无恙。

贻我一编冰雪句,忆君知已云霄上。

却仍从、一二酒人游,歌相饷。似鸥鹭,同飘漾。

谁宾主,相赓唱。且逢人作达,瓮开新酿。

蜡就一生狂士屐,携来九节仙人杖。

怪此翁、豪气未全除,非吾状。

(0)

中兴乐

荷香暗动水晶帘。轻云半罩银蟾。

丹鸟飞飞,乱落雕檐。高低随意如憨。点青衫。

暖生湘簟,佳人梦醒,起扑花间。

(0)

月宫春

朱唇轻绽小樱桃。胡床夜夜娇。紫云一曲透重霄。

凤凰来几遭。裂石穿云烟竹碎,梅花杨柳未曾凋。

才把昭华放下,馀香应未消。

(0)

永遇乐

窗外啼莺,频催妆束,绿云缭绕。

轻把牙梳,旋移鸾镜,委地容光耀。

兰膏新沐,微闻香泽,对此温柔堪老。

向妆台、挽成如虿,才称花容月貌。

时兴髻子,松松堕马,好共灵蛇新巧。

莫叹飞蓬,休嗟曲局,鸳帐同心好。

纵令妒妇,也应怜惜,怪得萧郎颠倒。

珠帘下、娇羞欲出,鸣蝉缥缈。

(0)

献衷心

叹沧洲行客,虚掷年华。飘泊处,似杨花。

听墙头短笛,城上悲笳。离前事,追记得,泪如麻。

湘水岸,玉人家。梦魂也畏道涂赊。

问何时纨扇,远饷秦嘉。眉欲锁,肠欲结,向谁嗟。

(0)

婆罗门引

青青杨柳,送行人、南北东西。门前征马初嘶。

慢唱阳关一曲,手捧白螺杯。

不愁君远去,但恐归迟。飘然路歧。知此意、只金徽。

看取双双瓦雀,对对凫鹥。

波心争浴,便朝昏、那有断肠时。怎人生、惯见生离。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