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送玄静先生归广陵》
《诗送玄静先生归广陵》全文
唐 / 李隆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

欣同八景会,更叶九丹时。

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

当迁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0)
注释
默受:静静地接受。
王倪:古代道家人物。
尹喜师:尹喜,老子的弟子。
八景:道教中的八种自然景象。
九丹:道教修炼中的一个阶段或吉祥的象征。
鸾鹤:神话中的仙鸟,象征高洁。
烟境:如烟如雾的仙境。
渺:辽阔、深远。
别思:离别的思绪。
洞庭:湖名,这里指隐居之地。
上京:古代对首都的称呼,这里可能指长安或其他重要城市。
翻译
默默地接受王倪的教诲,对尹喜老师的理解更深。
欣喜地参与八景的聚会,恰逢九丹的好时光。
仙鹤在遥远的云烟中,江山景色引发深深的离别之情。
即将迁徙到洞庭之日,心中怀念着返回上京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隆基的作品,描绘了对友人玄静先生归乡时的情感交流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邃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与对远方山水的怀念。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两句表明诗人在接受友人的教诲时,是一种沉默而深刻的理解和尊崇。在这里,王倪道可能是指玄静先生所传达的高尚道德或修养,而“逾深”则强调了这种理解之深远。

"欣同八景会,更叶九丹时"一句中,“八景会”可能暗示某种诗人之间的聚会或者共同的话题,这里与友人共享同样的喜悦。而“更叶九丹时”则可能是指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九丹(古代传说中的仙药)象征着精神上的满足和提升。

"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两句中,“鸾鹤遥烟境”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的仙境,而“江山渺别思”则表达了面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时所产生的深远离别之情。

"当迁洞庭日,留念上京期"一句中,“迁洞庭日”可能暗指某种变动或旅行,而“留念上京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情操,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离别的依恋之情。

作者介绍
李隆基

李隆基
朝代:唐   生辰: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猜你喜欢

田园卜居

明时有遗逸,学稼老田园。

荷锸云千顷,归耕月满村。

郊原随步屧,田父共开樽。

引水蔬成亩,编篱花映门。

竹边行鸟雀,桑下散鸡豚。

晴日行看稼,白头坐弄孙。

年丰占木德,春到验梅根。

农事时相较,岁功日自论。

徵科吏未扰,耕凿俗相敦。

看结田神社,蹋歌笑语温。

(0)

访许进士台仲九杞山中二首·其二

下榻山中夜,论交海上村。

百年同意气,双泪独乾坤。

木叶风江乱,秋灯雾树昏。

沧洲终自好,白首钓鱼䑳。

(0)

送许天赉赴春试

角巾快一识,相对残阳红。

多路笑我拙,收功与子同。

山青去鸟外,春满片帆中。

政恐钓竿手,画眉终未工。

(0)

送边子出刺卫辉五首·其二

心肝义所均,离索一何深。

虽历同朝寺,云路邈飞沈。

君处承明阳,我居湖水阴。

淹阔婴多痗,日夕迟尔音。

(0)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其三十六九奏乐太平之曲

皇极永登祥。乾符启,泰运昌。玉管回春动一阳。

金銮锡宴歌九章。虞廷兽舞,岐山凤翔。

日丽衮龙裳。主圣臣良。

(0)

元旦试笔二首和柴德美·其二

帝德唯天仰日新,圣经书法重王春。

青阳应律方东令,翠辇临边正北巡。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