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词·其三十七》
《宫词·其三十七》全文
宋 / 张公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月上觚棱进钥初,持更卫士匝千庐。

动筒忽自银台人,把烛君王看捷书。

(0)
注释
月上:月亮升起。
觚棱:宫殿的角楼。
进钥初:开始启门。
持更:守夜。
卫士:守卫士兵。
匝千庐:环绕上千座房屋。
动筒:官职名,这里指使者。
银台:古代官署名,此处可能指使者身份。
把烛:手持蜡烛。
君王:帝王。
看捷书:观看胜利的消息或文书。
翻译
月亮升起照亮了宫殿的角楼,守夜的卫士们环绕着上千座房屋
突然,动筒,一个银台(官职名)的人,手持蜡烛,向君王呈上捷报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夜晚皇宫守卫的景象,展现了古代宫廷的严密与肃穆。"月上觚棱进钥初"一句,月光洒在宫殿的檐角,像是在用钥匙打开夜色,既形象地描绘了时间,也为后文设定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持更卫士匝千庐"则表明守卫之严密,每个更次都有卫士巡视,庐殿内外戒备森严。

接着,"动筒忽自银台人"一句,突如其来的鼓声响起,从高台上的行走者传来,这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可能预示着某种行动或命令即将开始。最后,"把烛君王看捷书"则描绘了宫中侍从手持蜡烛,为君王照明,以便阅读紧急文件或命令。这里烛光的摇曳与夜色形成对比,烛火映照下的君王神情,也许是沉思、决断或是对即将发生事情的预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节奏的掌控,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庄重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夜宫中的每一个声音,感受到那份不言而喻的权力与责任。

作者介绍

张公庠
朝代:宋

张公庠,字元善。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两宋名小集》卷三二三《张泗州集》序)。嘉祐八年(一○六三)为秘书省著作佐郎(《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一《奏举人张公庠著作佐郎制》)。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知晋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三年,徙知苏州(明正德《姑苏志》卷三)。又知邛州(《能改斋漫录》卷一六)。晚年提举南京鸿庆宫。有《张公庠宫词》一卷。 张公庠诗,据汲古阁影抄宋书棚本《张公庠宫词》、《四库全书》本《张泗州集》以及《能改斋谩录》所录,合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浣溪沙

帘影垂垂飏绿波。困人天气正清和。

春衫新换碧纹罗。

诗思每因啼鸟乱,闲情还比落花多。

日长无计奈愁何。

(0)

减字木兰花.题桐院听琴图

苍苔雨歇。石上琴声清欲绝。

伫立空庭,秋露微微暗染襟。碧梧写影。

明月穿帘人语静。湘水湘云。一曲和风静夜听。

(0)

眼儿媚.题倪耘劬《珠江夜泛图》

金樽檀板泛青翰。璧月漾银澜。

胜游传遍,诗留烟墨,图绘霜纨。

而今风景沧桑异,剩向画中看。

海珠何处,平铺湘水,铲却君山。

(0)

浣溪沙

冉冉仙云下玉人。天然色相远红尘。

霜娥月姊恁含颦。

淡扫妆成真国色,铅华洗尽见精神。

胭脂不是十分春。

(0)

凤凰台上忆吹箫.冒四姑将迁别墅,赋此留别

寂寂空闺,茕茕孤息,非君孰解吾忧。

况渊深冰薄,时杖卿谋。

指日鹿门隐矣,持君履、暂尔相留。

从今后,鸟啼花落,雨黯云愁。悠悠。

茫茫别绪,纵丝藕牵萦,不系离舟。

怕芦花苇叶,已做成秋。

为问妆台何处,江天阔、尽日凝眸。

须相念,西风残照,默倚高楼。

(0)

爪茉莉.喻灯花

惨淡黄昏,看孤灯结蕊。顿显得、闷怀无绪。

星明月暗,有何事、频频细语。

只昨宵、如穗如珠,今宵又复如许。

沉吟往事,剔银缸、搜新句。浑忘了、更长凄楚。

而今值恁,层层累累凝聚。

喻灯花、鹊噪鸦鸣无据,后夜再休重做。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