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文章非画师,能回笔力作枯枝。
豫章从小有梁栋,也似郑公双鬓丝。
海内文章非画师,能回笔力作枯枝。
豫章从小有梁栋,也似郑公双鬓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黄庭坚以独特的艺术眼光评价了寺庙墙壁上的一幅画作,他将画家比喻为非画师的海内文章高手,能够通过笔触展现出枯枝的生动形象。他进一步赞赏画中枯木如同豫章(一种大木,这里可能指代具有栋梁之才的人)自小就具备了支撑大厦的潜力,同时也暗示这幅画作的作者技艺高超,如同郑公般的双鬓虽已斑白,却依然有着深厚的功力和艺术创造力。整首诗赞美了画家的技艺和作品所蕴含的意境,以及对人才的赞誉。
二公心古貌清癯,趣在林泉世味疏。
寸碧来从锦江远,九疑分向锡山居。
山中丘壑奴金谷,笔下波澜陋石渠。
我有千峰藏雁荡,擎天一柱插空虚。
一月霜台屡犯颜,未回天听已身閒。
爱君忧国寸心赤,感物伤时双鬓班。
文举才疏意徒广,子云思苦语尤艰。
尚书左史虽知我,超海应难挟太山。
缅想长安觉夜长,先生投老困文场。
几吟白雪眠萧寺,谁荐凌云达未央。
鼠目獐头多富贵,兔葵燕麦自悲伤。
感春情思如云乱,排闷题诗寄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