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谷险,君勿趋。君一趋,龙为鱼。
浆长岂识真龙躯,赖尔老妇能挽夫。
论报不赐诛,浆长本无辜。
举之羽林郎,大将军可奴。
柏谷险,君勿趋。君一趋,龙为鱼。
浆长岂识真龙躯,赖尔老妇能挽夫。
论报不赐诛,浆长本无辜。
举之羽林郎,大将军可奴。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柏谷词》,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一种警示和讽刺。诗中通过描绘柏谷之地的险恶环境,劝诫人们不要轻易涉足,暗示着现实中的某种风险或陷阱。"君勿趋"四字直接告诫,若轻率前行,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如"龙为鱼",暗示地位的颠覆或身份的混淆。
接着,诗人以浆长(可能指官职或职位)为例,指出即使他原本不知晓真正的龙(可能暗指权贵或高位者),但因为一个老妇人的力量(可能象征智慧或影响力),才得以挽回局面。这表达了对权力滥用或误用的批评,认为不应该随意惩罚无罪之人。
最后,诗人提出将浆长提升至羽林郎(宫廷禁卫军)甚至大将军的地位,暗示这种提拔可能是出于私心或不当手段,使得原本的下属成为主人的奴仆。这进一步揭示了权力失衡和腐败的问题。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通过比喻和讽刺,对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进行了辛辣的揭露和批判。
乃祖赋混成,津涯极深远。
家学到诸郎,文字复清婉。
今作劾鼠吏,于理诚未稳。
怒草三千牍,驰驿奏龙衮。
上问今安在,幕职补阆苑。
召赐数刻对,叹息相见晚。
纵未置青琐,亦应校黄本。
九万里扶摇,忽若驰峻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