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其十四》
《偈·其十四》全文
唐 / 契此   形式: 偈颂

碧水映孤峰,寒潭迎皎月。

尔我不知宗,须弥足底越。

汝水若还清,汝身被水溺。

汝柴若还燥,汝身被火燎。

燎溺病同途,大梦原未觉。

汝能鞭起悬,空灵觉心反。

覆看渠非深,奥神光独耀。

性真常现成,公案方知道。

便能稳坐毗卢,顶上吹清调。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人生与宇宙的深刻哲理。

首句“碧水映孤峰,寒潭迎皎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碧绿的水面倒映着孤独的山峰,清澈的寒潭迎接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宇宙的和谐。

接着,“尔我不知宗,须弥足底越”则引出对自我认知的反思,指出我们往往不了解自己的本质,就像在须弥山脚下行走,却忽视了自己内在的宇宙。

“汝水若还清,汝身被水溺;汝柴若还燥,汝身被火燎”通过水与火的比喻,警示人们要警惕内心的清净与干燥,否则可能会陷入困境或遭受伤害,强调了内心状态的重要性。

“燎溺病同途,大梦原未觉”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内心的混乱和清净如同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未觉醒的表现,暗示了追求内心平静与清明的必要性。

“汝能鞭起悬,空灵觉心反”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反省和努力,唤醒内心的智慧与觉知,如同从束缚中解脱出来,重新认识自我。

“覆看渠非深,奥神光独耀”表达了对真理的探索和发现,指出真理并非深不可测,而是光芒四射,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

最后,“性真常现成,公案方知道”强调了本性的真谛是永恒存在的,只有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公案)才能真正理解它。

“便能稳坐毗卢,顶上吹清调”则是对最终境界的描绘,意味着通过内心的修炼,可以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和平和,如同坐在毗卢遮那佛的位置,头顶吹拂着清风,心灵得到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寓意的语言,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内心的平静以及如何通过自我探索和修行达到心灵的升华。

作者介绍

契此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和子野四首

旅食无生计,卑栖奈若何。
饭惟供脱粟,衣未补香莎。
户外履常满,床头金不多。
老为文学掾,一似旧恩科。

(0)

三更汎舟谢达其一渰

渰水不盈尺,大舟行水中。
朦胧微有月,潋滟寂无风。
时序三秋半,阴晴万里同。
山歌与村笛,醉卧听渔童。

(0)

送程子方归蜀

薄葺田园溧泽边,乡心常梦蜀山川。
梨花知几逢寒食,麦饭谁能洒墓田。
矍铄老翁轻客路,扶攜稚子上江船。
东还莫为亲朋恋,自古云安有杜鹃。

(0)

题史寿卿二画

少年曾读在原诗,忽见飞鸣傍竹枝。
忆着江南好兄弟,岁寒风雪欲何之。

(0)

雪狮儿·武林春早

武林春早,乘兴试问,孤山枝南枝北。
见说椒红,初破芳苞犹绿。
罗浮梦熟。
记曾有、幽禽同宿。
依稀是、缟衣楚楚,佳人空谷。
娇小春意未足。
甚娇羞,怕入玉堂金屋。
误学宫妆,粉额蜂黄轻扑。
江空岁晚,最难是、旧交松竹。
忒幽独。
笛倚画楼西曲。

(0)

步出上车门

步出上车门,肺肺东门柳。
彼美窈窕娘,惜为荡子妇。
中堂裁衣裳,刀尺常在手。
之子未归家,何以奉箕帚。
为君长相思,踯躅岁云久。
思君头易白,惜无百年寿。
谁能学仙人,辟谷但饮酒。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