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头日日望西南,雨脚悬知不与参。
昨夜北风今日冷,又惊数点落毵毵。
风头日日望西南,雨脚悬知不与参。
昨夜北风今日冷,又惊数点落毵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中的第十六首。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感受。首句“风头日日望西南”,写出了诗人每日关注着风向的变化,特别留意从西南方向吹来的风,可能是因为那里的气候或某种期待。次句“雨脚悬知不与参”,形象地描述了诗人预感雨不会如预期般到来,用“雨脚”比喻降雨的迹象,而“不与参”则暗示了这种期待的落空。
后两句“昨夜北风今日冷,又惊数点落毵毵”,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昨夜北风吹过,带来了寒冷,今日又见到零星的飘落物,可能是落叶或雪花,诗人以“又惊”表达出对突然降温的惊讶,以及对季节更迭的感慨。“毵毵”形容雨雪纷飞的样子,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生活细微变化的体察,流露出淡淡的忧郁和期待之情。
风云变化饶年少,光景蹉跎属老夫。
秋隼得时凌汗漫,寒龟饮气受泥涂。
东隅有失谁能免,北叟之言岂便无。
振臂犹堪呼一掷,争知掌下不成卢。
久学文章含白凤,却因政事赐金鱼。
郡人未识闻谣咏,天子知名与诏书。
珍重贺诗呈锦绣,愿言归计并园庐。
旧来词客多无位,金紫同游谁得如。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
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
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凄凉沃州僧,憔悴柴桑宰。
别来二十年,唯馀两心在。
越江千里镜,越岭四时雪。
中有逍遥人,夜深观水月。
三载为吴郡,临岐祖帐开。
虽非谢桀黠,且为一裴回。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玉女来看玉蕊花,异香先引七香车。
攀枝弄雪时回顾,惊怪人间日易斜。
雪蕊琼丝满院春,衣轻步步不生尘。
君平帘下徒相问,长伴吹箫别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