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晤刘济甫喜有此赠》
《初晤刘济甫喜有此赠》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江夏有刘子,避名名附久。

自顾数年中,在心复在口。

及兹始一晤,出迎已恐后。

静致即可通,深衷未及扣。

投我诗一章,清真无腻垢。

投我文数编,益损如积阜。

汎爱强相亲,知子不苟受。

坚苦抱短檠,志气达户牖。

更闻内行笃,谨身以事母。

文行期能似,似之惟其有。

江汉日滔滔,才难夫岂偶。

脱落心口缘,相与呼吾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凌义渠所作的《初晤刘济甫喜有此赠》。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刘济甫初次见面的情景以及对刘济甫才华和品德的赞赏。

首句“江夏有刘子”,点明了刘济甫的居住地和名字,暗示了他可能隐匿于世,不为众人所知。接着“避名名附久”一句,揭示了刘济甫之所以隐匿,是因为他不愿因名声而受到束缚或干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自顾数年中,在心复在口”表达了诗人对刘济甫的了解和关注,认为他在内心深处有着坚定的信念,并且这些信念已经通过言谈举止展现出来。这体现了诗人对刘济甫人格魅力的认可。

“及兹始一晤,出迎已恐后”描述了两人初次见面时的场景,诗人担心自己会迟到,表现出对这次会面的期待和重视。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几句“静致即可通,深衷未及扣”表明了诗人对刘济甫性格的理解,认为他的内心世界深邃而丰富,但尚未完全被触及。这既是对刘济甫个性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希望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愿望。

“投我诗一章,清真无腻垢。投我文数编,益损如积阜”通过描述刘济甫赠予诗文的行为,赞扬了他的作品纯净、真挚,没有丝毫的雕饰和瑕疵。同时,诗中的“益损如积阜”形象地比喻了刘济甫作品的丰富性和深度,如同山丘一样,既有增益也有减损,展现出其作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汎爱强相亲,知子不苟受”说明了诗人与刘济甫之间的关系并非出于表面的交情,而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深厚的友谊。诗人深知刘济甫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亲近,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情感的真诚和深厚。

“坚苦抱短檠,志气达户牖”赞扬了刘济甫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和追求知识的精神,以及他远大的志向和开阔的视野。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精神的肯定。

“更闻内行笃,谨身以事母”提到刘济甫不仅在外在才华上令人钦佩,还非常孝顺母亲,注重内在修养。这种内外兼修的品质使得他更加值得尊敬和学习。

最后,“文行期能似,似之惟其有”表达了诗人对刘济甫才华和品德的向往,希望能够像他一样,既在文学创作上有高超的技艺,又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一定的境界。这不仅是对刘济甫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和期许。

“江汉日滔滔,才难夫岂偶”以江汉的滔滔不绝比喻人才的难得,强调了像刘济甫这样的杰出人才在当今社会的稀缺性。这既是对刘济甫才能的肯定,也是对当前社会人才匮乏现象的感慨。

“脱落心口缘,相与呼吾友”总结了两人初次见面后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与刘济甫之间超越了表面交流的深厚友谊。两人虽然相识不久,但已经能够称彼此为朋友,这种友谊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刘济甫才华、品德和个性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欣赏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友谊的渴望和追求。诗中充满了对人性美好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个人成长和自我完善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登巾子山有怀旧游

路转岧峣瞰古城,阑干曲处眼偏明。

岚光不与江流断,凉意还从竹外生。

好事樽罍初不减,旧题岁月已堪惊。

会须更待天边月,醉看浮图波面横。

(0)

句·其三

西边更拥上皇山,大面六顶不可攀。

(0)

皇帝阁立春帖子

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

年年金殿里,宝字贴宜春。

(0)

次友之秋日雨后韵

洺州秋雨后,幽胜可供閒。

白首留他县,归心绕故山。

野泉来竹底,危磴入云间。

尚记登高会,重嵓细菊斑。

(0)

古意

茅檐秘秀色,从古叹不遭。

游子去未返,徒使寸心劳。

朝叹江海深,夜视星斗高。

归期约春风,今已木叶凋。

一日两回来,看取门前潮。

(0)

煎茶

春霆发蕾抽新馥,榷吏穷搜不容粟。

是谁千金收寸芽,烹鼎车声绕斜谷。

白云飘落甘露碗,清风吹破玉川屋。

平生此腹负将军,空揽十年灯火读。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