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大将军,少为乞食子。
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
春华何炜晔,园中发桃李。
秋风忽萧条,堂上生荆杞。
深谷变为岸,桑田成海水。
势去未须悲,时来何足喜。
寄言荣枯者,反复殊未已。
汉日大将军,少为乞食子。
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
春华何炜晔,园中发桃李。
秋风忽萧条,堂上生荆杞。
深谷变为岸,桑田成海水。
势去未须悲,时来何足喜。
寄言荣枯者,反复殊未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哲理。开篇“汉日大将军,少为乞食子”直接切入主题,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现了人物命运的巨大反差,从昔日的显赫将军到今日的乞丐之子,生动地表达了人生无常、英雄末路的悲凉。
紧接着“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古代列侯在年迈之际竟然沦落为锄瓜者,强调了权势与贫穷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时间对人生地位的无情摧毁。
接下来的“春华何炜晔,园中发桃李。秋风忽萧条,堂上生荆杞”则是通过季节的更迭和植物的生长变化来衬托出世事变幻莫测。春天花开满径,而秋日却是荒凉,反映了人生的荣枯得失。
“深谷变为岸,桑田成海水”则用典故表明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即便是地理环境也会随之而变。这一系列的对比和变化,不仅仅在于自然界,更是在强调历史与命运不可预测。
最后两句“势去未须悲,时来何足喜。寄言荣枯者,反复殊未已”则是诗人基于上述种种现象所得出的哲理。它告诫人们,对于失去的东西不必过分哀伤,对于得到的也无需过度欢庆,因为一切都是循环往复,无始无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以及自然景象的变化,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学,即面对世事变迁,我们应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九门锁钥一夜开,金吾将军骑马来。
马前缇骑拥大戟,阗城溢郭欢如雷。
明日都人争动色,报道将军已擒贼。
将军神勇人不知,但见騄耳随风驰。
风驰电扫无留盼,蹴踏红尘来白涧。
来时行殿午阴斜,却到都门未晡饭。
将军报主不受身,马亦宛转从将军。
草中狐兔复何有,天上骐驎自不群。
当时画图梅骏骨,铁踠花鬃气郁勃。
即今玉勒拥沙堤,犹想连钱锦障泥。
将军功大心更厚,念旧惜劳及奔走。
自是风尘物色难,定知诗句流传久。
我欲范铜写此马,置之黄金古台下。
骅骝騕袅世间多,不遇孙阳当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