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趁清霜未染林,小山同赏桂丛深。
巳?醉后缠头锦,莫待风前布地金。
兰桨溯流歌客棹,麝材匀捣付香砧。
戈挥就借如椽笔,不信湖边日易沉。
要趁清霜未染林,小山同赏桂丛深。
巳?醉后缠头锦,莫待风前布地金。
兰桨溯流歌客棹,麝材匀捣付香砧。
戈挥就借如椽笔,不信湖边日易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要趁清霜未染林,小山同赏桂丛深”两句,表达了作者急于在秋霜未降之前,与友人一同前往小山去欣赏那茂密的桂树之美。这里的“趁”字用得非常好,既表现了季节的紧迫感,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急切。
接着“巳?醉后缠头锦,莫待风前布地金”两句,则是写诗人饮酒至醉后,将锦帕围绕在头,而不要等到秋风来临才去采撷那金黄色的桂花。这里的“巳”字疑问之意,与下文相呼应,生动传神。
再看“兰桨溯流歌客棹,麝材匀捣付香砧”两句,诗人借用了兰草与小船在溪水中漂浮的意象来描绘自己漫游自然的情景,而后面的“麝材匀捣付香砧”则是比喻诗人的才华和作品,如同用上等的麝香材料制成的香砧,散发出淡雅清新的香气。
最后,“戈挥就借如椽笔,不信湖边日易沉”两句中,诗人将自己的写作手法比喻为使用戈(一种古代兵器)来挥洒,如同用巨大的椽木作为笔杆,这种夸张的比喻显现了诗人的才思横溢和文笔奔放。末句“不信湖边日易沉”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不愿意让时光在湖边的悠闲中轻易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才华与写作态度的自信表现,展现了诗人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暑天向晚,最相宜、一簇凉生新竹。
潇洒轩窗还此景,此景真非凡俗。
猿鹤相随,烟霞自在,与我交情熟。
人生如梦,个中堪把心卜。
休叹乌兔如飞,功名富贵,有分终须足。
不管他非非是是,不管他荣和辱。
净几明窗,残编断简,且恁闲劳碌。
流萤过去,文章如在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