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寒漠漠,又杏花天气。卸了吴棉薄纨腻。
把花魂细绾,月梦低敲,闲谱得、十叠新词堪记。
番番圆艳约,春事迷人,絮影风光太消碎。
小病不胜春,懒想秾愁,拚略受、情多风味。
又银烛、传来劝笺愁,看比玉能红,比箫能脆。
轻寒漠漠,又杏花天气。卸了吴棉薄纨腻。
把花魂细绾,月梦低敲,闲谱得、十叠新词堪记。
番番圆艳约,春事迷人,絮影风光太消碎。
小病不胜春,懒想秾愁,拚略受、情多风味。
又银烛、传来劝笺愁,看比玉能红,比箫能脆。
这首《洞仙歌》由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文笔细腻,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春日杏花纷飞、月夜轻寒的景象。
开篇“轻寒漠漠,又杏花天气”,以轻柔的寒意和盛开的杏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春意氛围。接着,“卸了吴棉薄纨腻”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换下厚重的衣物,迎接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情感变化。
“把花魂细绾,月梦低敲,闲谱得、十叠新词堪记。”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花与月赋予了情感,通过“绾”、“敲”等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创作过程中的细腻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记录。
“番番圆艳约,春事迷人,絮影风光太消碎。”这一句描绘了繁花似锦、春光迷人的景象,但“消碎”的絮影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使得整个画面既有生机勃勃的春意,又蕴含着淡淡的忧伤。
“小病不胜春,懒想秾愁,拚略受、情多风味。”诗人借由自己的身体不适,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情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这里的“拚”字,表现出了一种豁达与无奈并存的态度。
“又银烛、传来劝笺愁,看比玉能红,比箫能脆。”结尾部分,诗人以银烛映照下的劝笺(书信)为喻,表达了内心的愁绪,同时将愁绪与玉的红润、箫的清脆进行对比,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整体而言,《洞仙歌》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聒聒鸠妇鸣,群峰雨姿暗。
车帷破酸风,十里始平旦。
自营数家村,节候忽已换。
鸡豚递长育,松筠翠张幔。
无事惟掩扉,力病将麦饭。
老泪千百条,麻衣几曾叹。
有弟在都门,归报岁云晏。
岂不念兹晨,宦迹固汗漫。
缁尘马首高,安得奉清燕。
怀哉复怀哉,道远心曲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