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前习仪朝天宫》
《至前习仪朝天宫》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清钟隐隐凌云杪,晓树苍苍满露团。

贝阙星流春色动,铜龙漏滴佩声寒。

忽惊风雨知韶奏,始识威仪陋汉官。

冬至圜丘催大祀,皇穹早已格鸣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晨曦中朝天宫的庄严景象与仪式的庄重氛围。首句“清钟隐隐凌云杪”,以“清钟”象征庄严与神圣,其声隐约于云端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晓树苍苍满露团”描绘了清晨时分,树木被露水覆盖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之美,也寓意着仪式的纯净与神圣。

“贝阙星流春色动,铜龙漏滴佩声寒”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贝阙(宫殿)与星辰相对,春色与寒冷并存,既表现了时间的更迭,也暗示了仪式的庄重与时间的流逝。贝阙象征着皇宫的奢华与庄严,而星辰则代表着宇宙的广阔与永恒,两者交织,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崇高感。

“忽惊风雨知韶奏,始识威仪陋汉官”两句,通过风雨的突然来临,暗示了仪式的开始,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礼仪的敬畏之情。这里的“韶奏”指的是古代的音乐,与“威仪”相呼应,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秩序。通过对比“陋汉官”,诗人表达了对明代礼仪制度的高度评价。

最后,“冬至圜丘催大祀,皇穹早已格鸣銮”点明了仪式的时间和地点——冬至时节在圜丘举行的大祭祀活动。这里不仅提到了季节的变化,还涉及了宗教信仰与国家祭祀的传统,体现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以及对国家统治者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明代朝天宫中庄严的仪式场景,以及诗人对这一传统礼仪的深刻感悟和高度赞扬。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摸鱼儿

甚山灵、斗奇夸巧,悬峰遥献形似。

仓船炉灶无封闭,零落车罗机履。山临水。

任瓮杵、辘轳厩架俱闲毁。床棺尘委。

更乐隐棋休,料闲真隐,三教忘宾主。

人都语,二十四岩佳致。来往溯流观指。

目前景相纷虚幻,神仙家在何许。君莫取。

这身世、山林朝市随缘遇。休论诡异。

但总绝情缘,一空妍丑,觌面先寻你。

(0)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二十六

拍堤水满草茸茸,尽日野航西复东。

欲去未须愁日暮,月明波面更溶溶。

(0)

和正父游榕溪韵

隔岸高低露碧山,眼明便作故园看。

直从榕影度轻舫,更傍溪光抚曲栏。

鸿雁来希空怅望,梅花开早未初寒。

喜君万里同情话,明月清风足佐欢。

(0)

用元晦定王台韵

珍重南山路,驱羸几度来。

未登乔岳顶,空说妙高台。

晓雾层层敛,奇峰面面开。

山间元自乐,泽畔不须哀。

(0)

初食荔枝·其二

照水依山祇自奇,晞风沐雨借光辉。

冰肌不受红尘涴,赪颊从教酒晕肥。

(0)

题扪参阁

讼简民淳羡小州,两衙才退似归休。

一怀山果三胜酒,暮掩青峰即下楼。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