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日》
《午日》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一杯聊解独醒哗,老眼犹明缠臂花。

煮角沈筒随地俗,赐衣题墨又天涯。

千年菖本须眉古,九蕊戎葵节纛华。

景物向人何所欠,明时不用赋怀沙。

(0)
注释
聊解:姑且缓解。
独醒:孤独的清醒。
缠臂花:手腕上的装饰花。
煮角沈筒:煮酒的壶。
赐衣题墨:皇帝赐予的衣物上有题字。
菖本:菖蒲。
须眉古:古老的历史。
节纛华:节日的繁华景象。
赋怀沙:屈原《离骚》中的典故,表达哀愁。
翻译
随意喝一杯以排解孤独的清醒,老眼依然明亮,手腕上缠绕着花朵。
煮酒的壶随地而俗,赐予的衣物上题写着墨迹,又将我送到遥远的地方。
千年菖蒲见证了古老的须眉岁月,九蕊的戎葵绽放出节日的繁华。
眼前的景色缺少了什么呢?在太平盛世,无需再像屈原那样悲叹自己的命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午日》,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时代的感慨。首句“一杯聊解独醒哗”,以饮酒来排遣孤独,暗示了诗人在热闹节日中的孤独感,同时也暗含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次句“老眼犹明缠臂花”则写出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端午佩戴香包的习俗也体现了这一点。

“煮角沈筒随地俗”描述了民间端午节吃粽子(煮角)和饮雄黄酒(沈筒)的风俗,展现了民俗的浓厚氛围。“赐衣题墨又天涯”可能指的是皇帝赐予衣物或文人墨客的诗意生活,诗人借此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身文人身份的认同。

“千年菖本须眉古,九蕊戎葵节纛华”两句,借菖蒲和戎葵这两种端午节常见的植物,寓言历史的悠久和节日的繁盛,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坚守。

最后,“景物向人何所欠,明时不用赋怀沙”表达了诗人对当世的赞美,认为在太平盛世,无需效仿屈原投江自尽的悲剧,而是应积极乐观地享受生活。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王母祝语.蟠桃花诗

蕊珠仙子驾红云,来说瑶池分外春。

道是当年和露种,三千花实又从新。

红云元透西昆路,青鸟衔枝花颤舞。

薰风初动子成初,消息一年传一度。

(0)

读东坡和陶诗有感

北门西掖傍丹墀,此正坡仙得意时。

不是惠州饭难吃,如何去做和陶诗。

(0)

清平乐·其四春晚与诸君饮

杯深莫厌。强看桃花面。记约阳和初一线。

便恁芳菲满眼。明年春色重来。东堂花为谁开。

我在芦花深处,钓矶雨绿莓苔。

(0)

题九华阁

斗起喧卑地,尘埃不入颜。

微寻清昼梦,静看别州山。

隐几孤鸿没,调琴远鹤还。

何时了吾事,来此伴君闲。

(0)

如梦令·其二海棠

雨洗海棠如雪。又是清明时节。

燕子几时来,只了为花愁绝。愁绝。愁绝。

枉与春风分说。

(0)

憎蚋

火云烧空无处避,深入山林屏幽翳。

松声竹影差可人,高枕石头眠薜荔。

矇松欲堕无何乡,奇痒爬搔纷芰制。

??黑子著两股,劣视焦螟何琐细。

苍头在旁具言状,谓特可憎是为蚋。

昼飞夜息繁有徒,胚胎郁蒸育芜蘙。

使彼为虺蛇之螫,则已焚于伯益之熭。

惟其一蚊之睫有馀栖,九牛之毛不足计。

故虽离朱莫睹其翼而善飞,䚦俞弗闻其声而工噬。

盖天地万生,其么么微眇未有尔若者。

而小则抓麻姑之爪,甚或疥疡医之齐。

岂非族虽微而猥多,形易潜而叵测。

吁嗟先生归休乎,物固有时姑小憩。

蚊蠛蠓,满乾坤,可奈渠何苦攘袂。

一叶秋,群动闭,蚋何之兮岂其殪。

先生于时,融融泄泄。半枕风清,千山月霁。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