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岭忽开朗,山行不见人。
落花含宿雨,流水送残春。
路曲有千折,寺孤无四邻。
停舆方小憩,已觉隔红尘。
过岭忽开朗,山行不见人。
落花含宿雨,流水送残春。
路曲有千折,寺孤无四邻。
停舆方小憩,已觉隔红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岭时的清新自然之景和超脱尘世之感。首句"过岭忽开朗",写出了翻越山岭后视野突然开阔的惊喜,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眼前豁然开朗的愉悦。"山行不见人"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宁静,表现出人迹罕至的山野之趣。
"落花含宿雨",诗人通过描绘落花沾着夜晚的雨水,形象地展示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富有诗意。"流水送残春"则以流水声和残春景色,寓言时光流逝,增添了淡淡的感伤。
"路曲有千折"描绘了山路曲折蜿蜒,暗示了行程的艰难,同时也隐喻人生的曲折。"寺孤无四邻"则以孤寺衬托出四周的荒寂,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静谧。
最后两句"停舆方小憩,已觉隔红尘"表达了诗人暂作停留,心灵得到片刻宁静,仿佛已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
洪都鹤岭太粗生,北苑凤团先一鸣。
虎丘晚出谷雨候,百斗百品皆为轻。
慧水不肯甘第二,拟借春芽冠春意。
陆郎为我手自煎,松飙写出真珠泉。
君不见蒙顶空劳荐巴蜀,定红输却宣瓷玉。
毡根麦粉填调饥,碧纱捧出双蛾眉。
搊筝炙管且未要,隐囊筠榻须相随。
最宜纤指就一吸,半醉倦读离骚时。
吾弟一世才,孝友复天性。
感慨家难余,需徐傲时聘。
兴文良郁跂,流翰亦彪炳。
熟复循吏篇,所莅必响应。
人诵关西学,家传豫章政。
一戢秾艳规,夷然遂无竞。
稍阑坟素业,颇寄农圃兴。
所患余有身,衰来遂为病。
起色待尔发,肉枯宁天幸。
窃从毛君教,相将访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