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海气白,驱马临长陌。
远树带鸣蝉,孤城对行客。
蓬累我萧然,萍流子何适。
相送独销魂,青山澹寒色。
鸡鸣海气白,驱马临长陌。
远树带鸣蝉,孤城对行客。
蓬累我萧然,萍流子何适。
相送独销魂,青山澹寒色。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别》描绘了一幅清晨离别的画面。首句“鸡鸣海气白”以鸡鸣声唤醒了海边的黎明,海面上雾气弥漫,显得清新而宁静。接着,“驱马临长陌”写出行者正骑马踏上漫漫的送别之路,暗示了离别的开始。
“远树带鸣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远处的树木上传来蝉鸣,增添了离别的淡淡哀愁。"孤城对行客"描绘出送行人与被送者在孤独的城市背景下相对而立,凸显了离别时的寂寥感。
“蓬累我萧然,萍流子何适”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表达出漂泊无依之感;而“萍流子”则指即将离去的朋友,暗示其未来的不确定性。“相送独销魂”直接表达了送别者内心的悲伤和不舍,最后一句“青山澹寒色”以清冷的青山和淡雅的色调收束全诗,映照出离别后淡淡的哀伤和对远方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送别时的凄凉氛围和深情厚谊,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