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苔阶拾鹤翎,忆渠飞去最关情。
柴门正对林梢月,偏照归程万里明。
半夜苔阶拾鹤翎,忆渠飞去最关情。
柴门正对林梢月,偏照归程万里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等待仙鹤归来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与超凡脱俗之美的向往。首句“半夜苔阶拾鹤翎”,以“拾鹤翎”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仙鹤的期待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仙鹤的神秘与珍贵。次句“忆渠飞去最关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仙鹤离去时的深深眷恋与不舍,情感真挚而动人。
接着,“柴门正对林梢月”,一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月光洒在林梢,映照着柴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最后,“偏照归程万里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不仅指出了月光为归途照亮,更寓意着心灵的指引与归宿,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超凡脱俗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的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阴雨寒风日夜摧,良宵灯月费徘徊。
火龙得水因潜避,银树逢春竟不开。
是处鞦韆虚院落,几家歌舞罢楼台。
清斋寂坐添惆怅,空负多君作赋才。
烈风动地来,岁月暮何速。
近事不忍闻,世途尤窘蹙。
中原苦甲兵,元气犹未复。
又加警报频,北顾悲蒿目。
当兹岁暮时,天寒闻野哭。
造化本仁慈,劫运何杀肃。
天王原圣明,荒裔同滋育。
肉食无远谋,临事乃退缩。
愧我无寸权,庸才复碌碌。
愤来学渐离,悲歌自击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