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事如梦,了然无罅缝。
要当做梦时,便作觉时用。
未来事如电,有无不可见。
莫将希望心,昧却娘生面。
见在事如云,目前仿佛有。
安得东南风,吹散西山口。
过去事如梦,了然无罅缝。
要当做梦时,便作觉时用。
未来事如电,有无不可见。
莫将希望心,昧却娘生面。
见在事如云,目前仿佛有。
安得东南风,吹散西山口。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首句“过去事如梦,了然无罅缝”以梦境比喻过去,暗示过去的经历如同梦境一般,虽然清晰,但终究是虚幻的,没有实质的缝隙或痕迹可以触及,强调了过去事物的虚幻性与不可追回性。
接着,“要当做梦时,便作觉时用”则引导读者在面对过去时,应保持清醒的意识,不沉溺于回忆,而是从中汲取教训,活在当下,用清醒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未来事如电,有无不可见”将未来比作闪电,既快速又难以捉摸,暗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知其具体形态,只能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未知。
“莫将希望心,昧却娘生面”告诫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未来的希望,以免忽视了当下的生活,失去对生命的真正体验。
最后,“见在事如云,目前仿佛有。安得东南风,吹散西山口”描绘了当前生活的瞬息万变,如同云朵般飘忽不定,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同时,诗人渴望有一股力量(象征改变的力量)能帮助人们克服困难,让生活更加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时间的流逝、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鼓励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珍惜当下,勇敢地追求生活的美好。
空山落叶无人管,长林苍苍秋日短。
飞泉百尺堕空濛,下注寒潭作清浅。
淅沥如闻带雨来,飘摇忽被风吹断。
忆向山中初听时,乍近却疑身在远。
幽寻僻探始得之,毛发萧骚不容绾。
鹦鹉江洲竟趯翻,匡庐瀑布谁分剪。
世间奇胜自有地,应恨入山来已晚。
十年双袂京尘满,亦欲相从为一浣。
安得图中二老翁,芒鞋竹杖长为伴。
黄鹤矶头秋草色,高楼四面青山碧。
我来君去两浮萍,忽漫相逢更南北。
君家旧在江城居,白头纱帽随巾车。
作客聊同蓟门雁,还家应忆武昌鱼。
兰桡桂棹日将晚,斗酒放歌情未疏。
杜甫不堪垂老别,嵇康曾著绝交书。
徐卿有子吾所羡,骑马题诗曲江宴。
赋终奏入明光宫,诏成捧下麒麟殿。
青云于我最交亲,况复山川是旧邻。
送君此去情无限,绿树猿啼湘水春。
啄木鸟,五花色。朝飞城南,暮飞城北。
老树无虫啄,风叶徒恻恻。
鸟以虫为饵,虫在树心里。
雨注风刮树欲死,明年何处哺其子。
尔不见首阳山中蝉,吸露向风烟。
又不见延陵江上雁,啄稻在平田,只今树木高于天。
吁嗟啄木鸟,尔心胡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