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托根知自远,扶南压酢别成鲜。
合欢枝上青犹绮,百子池头红已然。
初疑宛转珊瑚坠,复似的皪火珠圆。
试问图君北堂上,何如玉树谢庭前。
安石托根知自远,扶南压酢别成鲜。
合欢枝上青犹绮,百子池头红已然。
初疑宛转珊瑚坠,复似的皪火珠圆。
试问图君北堂上,何如玉树谢庭前。
这首诗以石榴为题,描绘了石榴的形态与色泽,以及它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首句“安石托根知自远”,借用了典故,暗示石榴虽生于远方,却能扎根生长,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扶南压酢别成鲜”描绘了石榴果实的独特鲜美,与其它水果形成鲜明对比。
“合欢枝上青犹绮,百子池头红已然”两句,通过“合欢”与“百子”的意象,不仅赞美了石榴枝叶的翠绿与果实的鲜艳,更寓意着繁盛与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接下来,“初疑宛转珊瑚坠,复似的皪火珠圆”则运用比喻手法,将石榴比作珊瑚和火珠,形象地展现了其形状之美与色彩之艳。
最后,“试问图君北堂上,何如玉树谢庭前”表达了诗人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希望将其画在北堂之上,与玉树并列,显示其价值与美丽,超越了其他庭院中的树木。整首诗通过对石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