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遇非吾事,支离笑我身。
文章宁可拙,仕宦岂宜贫。
乡故多新鬼,年荒少佚民。
休嗟华黍废,阳谷易回春。
诡遇非吾事,支离笑我身。
文章宁可拙,仕宦岂宜贫。
乡故多新鬼,年荒少佚民。
休嗟华黍废,阳谷易回春。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诗人以一种超脱世俗、豁达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身处乱世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诡遇非吾事,支离笑我身。”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那些不属于自己却又影响到自己的世事持有一种豁然置之的态度。这里的“诡遇”指的是那些复杂、不正义或者虚伪的事物,而“支离笑我身”则是说面对这些事情,诗人只是淡淡一笑,不去过多计较。
“文章宁可拙,仕宦岂宜贫。”这两句诗表达了一个观点:文学创作即使不够完美,也比追求功名利禄更为重要。这里的“文章”指的是文学作品和文化修养,而“仕宦”则是官场生涯。“宁可拙”意味着即便是粗糙的文学也比贫穷无助的官场生活更加珍贵。
“乡故多新鬼,年荒少佚民。”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战争和灾难后的萧瑟景象。诗人感叹家乡变得充满了新生的亡魂,而岁月荒废,使得本应繁衍的人口变得稀少。
“休嗟华黍废,阳谷易回春。”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依赖和希望。尽管“华黍”(即稻谷)因战乱而被废弃,但诗人仍然相信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时节易逝,而春天总会再度到来。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和观察,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时代的多重面貌,以及诗人对于文学、官场、家乡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雪后北风起,岁暮临新年。
言念客中人,何日方当还。
旅食恐不周,多病凋丰颜。
一月两寄书,一书五六篇。
告我客中事,略有好因缘。
县令与之游,我闻心喜欢。
吾兄本书生,所馀惟青毡。
明哲贵保身,思退慎进前。
出处各有时,请看墀与壖。
乐道毋忧贫,仰不愧于天。
且待春风至,万物同新鲜。
寄以敝狐裘,副以苍玉镮。
翘首望南云,新雁将北旋。
邹峄野火焚,会稽残字假。
不见秦代碑,犹见秦宫瓦。
萯阳云树暗,兰池烟草萋。
不见秦宫瓦,乃见秦沟泥。
沟泥亦非泥,洗妆渍粉泽。
脂红与黛翠,残香敛魂魄。
祖龙平六国,后宫罗婵娟。
永巷等阴隧,不见卅六年。
清渭涨腻流,远绕骊山路。
此砖何自得,应近骊山树。
建业印模糊,铁厓书妩媚。
何如青陵台,驳落苔花翠。
秦云不可见,秦月犹在空。
寂寂澄心堂,郁郁阿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