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九日喜晴时有欲借官兵守逻以防劫稻之议》
《八月十九日喜晴时有欲借官兵守逻以防劫稻之议》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七言律诗

迅雷宵昼雨盆倾,雷既收声雨亦停。

原溉极蒙三日下,海收尤快一时晴。

莫于俯仰愁空乏,间有侵蟊亦告成。

重载往来须有备,江台亟为借官兵。

(0)
鉴赏

这首明代区越的《八月十九日喜晴》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与人们在丰收后的喜悦之情。首句“迅雷宵昼雨盆倾”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暴雨如注的情景,仿佛整个白天和夜晚都被倾盆大雨所笼罩。接着,“雷既收声雨亦停”一句转折,暗示着雷声停止,雨水也逐渐停歇,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原溉极蒙三日下,海收尤快一时晴”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雨水对大地的滋养,以及雨后天空迅速放晴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原溉”(田地因雨水而滋润)和“海收”(海水因雨水蒸发而快速恢复晴朗)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雨后大地的生机勃勃和天空的清爽明亮。

接下来,“莫于俯仰愁空乏,间有侵蟊亦告成”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可能出现的害虫威胁的担忧。这两句中,“俯仰”指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态度;“空乏”则暗示了资源的匮乏或损失;“间有侵蟊”则预示着可能存在的害虫问题。整体上,这两句既体现了对丰收的珍惜,也提醒人们要警惕潜在的损失。

最后,“重载往来须有备,江台亟为借官兵”则是对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这里“重载往来”可能指的是运输粮食或其他物资的船只频繁来往,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江台”可能是指江边的仓库或码头,需要加强保护措施;“亟为借官兵”则表明在必要时应征调军队协助维护秩序和安全,确保粮食等重要物资的安全。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雨后喜人的自然景象,还蕴含了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对自然灾害后恢复的希望,以及对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警觉和应对策略,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莲华池

莲花瓣里可撑船,一月映成水一川。

人把水心和月净,莲花贮月水倾船。

(0)

游五泄山

烟霞一坞两山源,石壁寒垂瀑布泉。

人事是非空缭绕,水声今古自潺湲。

月留吟客眠寒榻,风送樵翁下翠巅。

檀篆未消炉火燠,夜长人静好谈禅。

(0)

城楼望水

远水全无地,高城略近天。

龙吟忽半见,虹饮竞相鲜。

鱼鳖争乘渚,儿童狭济川。

秋风只昨日,物意已萧然。

(0)

停云诗

停停何山云,霭霭在我庐。

浓光贲草木,润气下琴书。

望望若可亲,久之翳寒虚。

坐恐猋风来,东西随所如。

我道与世异,里闾相见疏。

嗟云亦何事,低徊能慕予。

谅以无心故,形影暂相于。

(0)

经浯溪元次山旧隐

次山曾此隐,溪壑水清漪。

废宅群山合,高名千古垂。

修篁森钓渚,乐石耸丰碑。

唯有乔林色,苍苍似昔时。

(0)

次韵和文潞公题王右丞维辋川图

辋川诚自好,人各爱吾园。

欲纵家山乐,终縻吏事繁。

鸿飞思避弋,羝触困羸籓。

几日归陶径,方知践此言。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