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事去藐难征,疑冢累累半已崩。
试问当时铜雀妓,定将若个当西陵?
英雄事去藐难征,疑冢累累半已崩。
试问当时铜雀妓,定将若个当西陵?
这首明代诗人黄德水的《疑冢》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英雄遗迹的画面。首句"英雄事去藐难征"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迹的追忆,暗示那些辉煌已经远去,难以追寻。"疑冢累累半已崩"则聚焦在主人公的陵墓上,"疑冢"本意为为迷惑他人而设置的假坟,这里暗示了真实陵墓可能已被时间侵蚀,只剩下了这些疑冢。
后两句"试问当时铜雀妓,定将若个当西陵?"通过设问的方式,想象着如果那些曾陪伴英雄的铜雀妓还在,她们会如何评说这些疑冢,是哪个才是真正的英雄之墓呢?这既是对历史的追问,也是对英雄身后虚实难辨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历史的苍凉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历史的厚重与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
微霭郁春宵,朝来积翠遥。
言寻曲水会,漫作小山招。
古庙遗忠烈,荒林见海樵。
天开金粟洞,地隐赤城标。
缥渺祛尘虑,孤高绝市嚣。
风声惊远浦,雨意涨新潮。
壁立沧洲近,霜飞白鹭骄。
归途馀谢屐,世路感陶腰。
山暝云随佩,壶倾月在瓢。
犹闻村鼓急,时讶野烟烧。
钓艇依城郭,行人夜度桥。
幽怀殊未已,雅咏得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