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葺小园二首·其一》
《新葺小园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短竹萧萧倚北墙,斩茅披棘见幽芳。

使君尚许分池绿,邻舍何妨借树凉。

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烦莺舌奏铿锵。

身闲酒美谁来劝,坐看花光照水光。

(0)
注释
短竹:矮小的竹子。
萧萧:微风吹动的声音。
北墙:墙壁朝北的一面。
幽芳:隐藏在竹林中的芬芳花朵。
使君:古代对太守、县令等地方官的尊称。
尚许:还允许。
分池绿:分享池塘的绿色(指池塘的美景)。
邻舍:邻居。
借树凉:借助树荫乘凉。
杏花:春天开放的白色或粉色花朵。
窈窕:女子文雅美好。
莺舌:黄莺的鸣叫声。
铿锵:形容声音清脆有力。
身闲:身心闲暇。
谁来劝:没有人来劝酒。
花光照水光:花影倒映在水面。
翻译
短竹轻摇靠北墙,竹林深处见芬芳。
若得郡守允分池塘绿意,不妨向邻居借树纳凉。
也有杏花娇艳如佳人,黄莺歌声清脆响亮。
身闲心静无人劝酒,独坐欣赏花影水中荡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小园风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私密而美好的空间。"短竹萧萧倚北墙",给人一种小园深闭、隐蔽于世的感觉,而"斩茅披棘见幽芳"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欣赏。

"使君尚许分池绿,邻舍何妨借树凉",表明诗人愿意与朋友共享这份清凉,并且邻里之间也没有隔阂,可以相互借用庭院中的树木来消暑。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和谐、无私的生活态度。

"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烦莺舌奏铿锵",诗人不仅描写了园中竹林的清幽,还特别提及杏花的盛开,以及鸟鸣声中带来的生动乐音。这增添了一种生命力和欢愉感。

最后两句"身闲酒美谁来劝,坐看花光照水光",则展现了诗人在这小园中的悠然自得,他不需要别人的劝酒或打扰,只愿静坐观赏园中花朵与水面的相互辉映。这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追求超脱红尘、享受精神宁静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小园风光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他内心那种渴望安宁、逃避世俗纷扰的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太液晴波

蓬岛前头太液池,摇风漾日动涟漪。

鱼龟已惯迎仙舫,鸥鹭应能识翠旂。

著雨锦蕖开晓镜,拂烟翠柳曳晴丝。

周人自昔歌灵沼,愿沐恩波一献诗。

(0)

四时词·其二

碧水泛回塘,新荷艳晓妆。

看花临绮槛,爱此双鸳鸯。

鸳鸯宛转回塘路,相对朝朝还暮暮。

(0)

春游篇二首·其一

芬芳蔼京邑,太和盈宇宙。

如何惬赏心,矧复值春候。

柔荑偃条风,嘉树郁灵囿。

川上悦于飞,山梁闻朝雊。

舆台被文绮,女郎飘长袖。

车马何怒鲜,游閒日驰骤。

陈遵驱藩车,爰丝通中冓。

愿言绿酒醑,无事黄金寿。

(0)

凤凰山园杂咏五首·其四奕台

仙人好博弈,时下绿云中。

一片苍苔石,落花长自红。

(0)

杂诗三十二首·其四

昔余曳鸣佩,谒帝扣天阊。

圣人垂衮衣,赓歌庶事康。

鼎成不我顾,奄忽驱龙翔。

生死变化理,反覆开存亡。

荣华有销落,连茹切微霜。

晨朝在须臾,返车栖扶桑。

(0)

章希援招集半隐草堂

主人结习在名场,酒熟秋高宴此堂。

远岫依檐窥客坐,凉波绕舍占鸥乡。

买山莫便嘲支遁,种漆还应学寿张。

盖顶把茅吾事办,未须相对说行藏。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