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深法师游南岳》
《送深法师游南岳》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

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

唯应衔果雁,相送至衡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ēnshīyóunányuè
táng / liú

shīzàibáiyúnxiāngmíngdēngshàntáng
shífāngchuánhuìtánchǎng

fēidìngsuǒbǎoshūliújiùfáng
wéiyìngxiánguǒyànxiāngsòngzhìhéngyáng

注释
师:指修行的法师。
白云乡:象征仙境或修行之地。
善法堂:佛法修行的重要场所。
十方:指天下各地。
句偈:佛教中的教义或短诗。
八部:佛教中指八种主要的部派。
飞锡:僧人出行携带的锡杖,象征法师游历。
宝书:珍贵的佛经。
旧房:古老的僧舍。
衔果雁:比喻忠诚或信使,这里可能象征着传递佛法的使者。
衡阳:古代地名,此处可能寓意远方的目的地。
翻译
老师居住在仙云缭绕的地方,名声显赫在佛法高深的殿堂。
佛法的教诲向四方传播,八大部派聚集在经坛之上。
法师出行没有固定的居所,珍贵的经书留在古老的房梁。
只有那叼着果实的鸿雁,能陪伴他一路送到衡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送深法师游南岳》,从内容来看,诗中描述了对一位佛教高僧的送别。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着对佛法的崇敬和对深法师的不舍。

"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 表示深法师在一个被称为“白云乡”的地方,有一座著名的善法堂。这两句开篇,就已然设定了一种清净、神圣的氛围。

"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描述了佛教中经典的流传和各种仪式的举行,展现出深法师在佛教界的地位及其影响力。

"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飞锡”可能指的是僧人云游四海,没有固定的住所;“宝书留旧房”则表明深法师虽身处漂泊,但心中仍存有对佛法经典的珍视。

最后两句"唯应衔果雁,相送至衡阳" 表达了诗人对深法师的不舍,以及亲自送别至衡阳的情景。“衔果”是古代一种送行的礼节,表达了朋友间的情谊。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佛教文化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向佛法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与深法师之间的情谊以及对其精神追求的赞赏。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辛未春溯洄彭蠡晓望漫怀

一枕渡匡庐,湖山夜容舒。

水净霞明清晓望,晔晔紫芝育育鱼。

桃花浪暖三月候,杨柳风前五更馀。

有美一人来踽踽,折柳攀花情半吐。

临流蹀躞倚新妆,一水依依遥数武。

数武终难亲,微衷不可陈。

无缘相邂逅,有意同束薪。

波郎销远魄,青娥蹙素颦。

天台已路阻,武陵孰为津。

念此犹如梦中梦,流声岸色舟相送。

扁舟离人奈若何,波光漠漠馀清弄,胡雁朝飞一湖泓。

鹧鸪晓啼千山雾,胡雁为惊沙朔霜,飘荡河洲倦北翔。

鹧鸪繇来怀南土,焦焦戢羽日思乡。

乡思愁绝不堪见,悽肝摧尽断柔肠。

可奈人归春既老,春老人归程复长。

远游悲俗真何事,小隐东山薄可偿。

长锁寸心依岭海,孤垂两足濯沧浪。

高卧寒岩或起坐,白云随缘相右左。

东壁金松西园花,春草池塘夏秋果。

此地安可无主人,苍生之济不须我。

(0)

未及桥之左有径绕焉列棉十馀株杂以新卉幽者寻之楼台之致出矣

闭关灭闻见,三径自凄深。

翛然成独往,日涉处孤心。

或有性情友,风味共栖寻。

见山遂遥叹,岩壑乃相临。

灵秀非关远,潜幽出故林。

咫尺存真寄,同异任苔岑。

(0)

次临封八景韵四首·其四景星夜月

古寺当年号景星,今馀桂影满山明。

四天霁色万缘寂,一片寒光千里清。

宝树高连东岭出,云华深罩锦涛平。

布金长者名还在,不灭馀辉倚赤城。

(0)

端州归兴二首·其二

岩前初试薄春衣,未遍登临兴已违。

独爱石头能具眼,故迟双桨待邀归。

(0)

醉题斋壁二首·其二

庄生任呼牛马,介子不辨龙蛇。

眼底乾坤悬行,身边花酒为家。

(0)

醮夜同耑孙遨游邂逅何生索锦缠头辄解赠之同耑孙各赋一曲

头上销魂是锦缠,半余青鬓两行偏。

观梅自爱香风薄,拭粉那缘玉汗鲜。

醉里月倾三弄笛,秋馀寒浸一枝莲。

相思海国堪同载,徐福何须更觅仙。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