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赠舒州徐处土》
《寄赠舒州徐处土》全文
宋 / 沈括   形式: 古风

昔爱灊川游,青林覆幽石。

道人携手行,萧然名山客。

谁知隋世路,譬如羁飞翮。

林皋未脱去,纷纷头欲白。

轻负皇人经,犹怀稚川策。

幸已弃韦带,远谢功名迹。

聊希闭关士,正苦身为役。

别来二千日,还丹应有术。

毋忘绛囊赠,使我升仙籍。

将酬金镮脆,青绫三万尺。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括所作的《寄赠舒州徐处土》,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开头“昔爱灊川游,青林覆幽石”,描绘了诗人曾经喜爱游览灊川,那里有青葱的树林覆盖着幽静的石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接着,“道人携手行,萧然名山客”则进一步强调了与道人的同行,以及作为名山之客的超然姿态,暗示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归宿的愿望。

然而,“谁知隋世路,譬如羁飞翮”一句转折,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束缚感,如同被束缚的飞鸟,无法自由飞翔。接下来的“林皋未脱去,纷纷头欲白”更是直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未能摆脱世俗束缚的遗憾。

“轻负皇人经,犹怀稚川策”则表明诗人虽然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放弃或违背,但内心仍保留着对古代智慧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幸已弃韦带,远谢功名迹”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聊希闭关士,正苦身为役”则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希望成为一位闭关修行的隐士,但又为身不由己的现实所困扰。最后,“别来二千日,还丹应有术。毋忘绛囊赠,使我升仙籍。将酬金镮脆,青绫三万尺”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希望友人能通过修炼获得长生不老之术,并不忘赠予的礼物,以期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实现共同的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沈括

沈括
朝代:宋   字:存中   号:梦溪丈人   籍贯: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   生辰:公元1031~1095年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
猜你喜欢

隩草戊戌仲冬和韵·其一

宁不怀乡国,并州说暂居。

无枝空绕树,弹铗又歌鱼。

炼骨危疑集,盈头珍惜梳。

感追无限际,悔绝昔年裾。

(0)

赠友人归武林

却有机缘在,相逢意气同。

来看云起处,共话月明中。

去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

钱塘江上水,直与海潮通。

(0)

题赤坎城匾额图

郑王忠勇义旗兴,水陆雄师震海瀛。

炮垒巍峨横夕照,东溟夷丑寂无声。

(0)

见博者

好将孤注作机关,名士清谈未是閒。

驿骑但能传捷报,出游何必不东山。

(0)

渔笛

钓罢归来月正明,倚篷三弄海云清。

西风两岸芦花渚,惊起鸥眠过别汀。

(0)

台阳八景诗

何处声声布谷啼,冈山山北柳林西。

杏花春雨红千亩,蔗叶寒烟绿一犁。

水引石头开短圳,笛横牛背过前溪。

屡丰不待秋来卜,多稼如云望早迷。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