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缑山庙》
《缑山庙》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王子宾仙去,飘飖笙鹤飞。

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

天路何其远,人间此会稀。

空歌日云暮,霜月渐微微。

(0)
注释
王子:指贵族或王室中人。
宾仙去:指成为仙人离开尘世。
飘飖:形容轻飘飘地飞扬。
笙鹤:仙鹤口中含着笙,象征仙境音乐。
徒闻:只是听说,表示未能亲见。
沧海变: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白云归:比喻仙人乘云归来,这里指期待的人未归。
天路:通往天庭的道路,比喻难以达到的境界。
何其远:多么遥远。
人间此会稀:人间这样聚集的机会很少。
空歌:空旷中回响的歌声,暗示孤独或失落。
日云暮:太阳落山,比喻时间已晚。
霜月:寒冷的月光,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渐微微:逐渐变得轻微、隐约。
翻译
王子成仙而去,轻盈地随着笙歌仙鹤飞升。
只听说沧海桑田多变迁,却不见他如白云般归来。
通往天界的路途多么遥远,人间这样的盛会实属罕见。
日暮时分空余歌声回荡,寒霜与月光渐渐柔和起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仙界的意境。开篇“王子宾仙去,飘飖笙鹤飞”两句,以轻盈优美的笔触展现了仙人离去的情景,其中“王子宾”可能是指某位仙人,“飘飖”形容其离去的姿态,如同羽化登仙一般,“笙鹤”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紧接着,“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仙界变化无常与自己无法随之而去的遗憾。其中“沧海变”暗示了世间万物的变迁,而“不见白云归”则显露出诗人对于仙境永恒不变的向往。

下片“天路何其远,人间此会稀”两句,更深化了对仙界与尘世距离的感慨。“天路”指向神仙所居之处,“何其远”表达了诗人对于那遥不可及境界的无限向往。同时,“人间此会稀”则透露出一种难得相聚的人生况味。

末尾“空歌日云暮,霜月渐微微”两句,以虚空的歌声和逐渐模糊的夜色,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感氛围。“空歌”象征着诗人心中的那份超凡脱俗,“日云暮”则是时间流逝的写照,而“霜月渐微微”则增添了一种淡远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的向往和尘世的无常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永恒境界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鄂寓有感,寄赠姜君研云二首·其二

淮海维扬次第游,今来又泊武昌舟。

洞庭秋色浮空远,汉口江声入夜遒。

自历红羊长作客,为寻黄鹤独登楼。

归程代我殷勤数,遥念高堂有白头。

(0)

独不见

罨霭房栊玳瑁梁,春风拂槛自然香。

盈盈小试眉边绿,淡淡轻匀额上黄。

宝鼎烟凝才卓午,水晶帘捲忽斜阳。

如何相思独不见,使妾泪下沾衣裳。

(0)

和治盦四十述怀三首·其三

巨猾肆威暴,长风无息时。

举世皆尚同,得失不复知。

纵浪大化中,奄去靡归期。

风水互乖违,愁人难为辞。

天道幽且远,问君亦何为。

今日从兹役,旋驾怅迟迟。

山川千里外,言咏遂赋诗。

(0)

谢君冶盦以大集见赠率题

吾子邑名士,相知十年久。

聚星古冶城,屡顾及下走。

翩翩希逸才,所遇无掣肘。

美人自怀芳,弗事争妍丑。

尔时声气孚,弥徵交情厚。

无何闻鼓鼙,全家挈八口。

避地来晋陵,不问世治否。

禅让美唐虞,白云变苍狗。

朝野胥欢呼,其衷若天牖。

我具乖崖癖,惧同秋草朽。

有时隐几卧,嗒焉丧其偶。

邮使忽赍函,贲然诗千首。

一官系一集,信今足传后。

刊行讵止斯,续成益富有。

犹忆去年秋,得陪使君酒。

别来无好怀,行将成白叟。

(0)

寄内二首·其一

官如傀儡听牵丝,乘传东征未可辞。

千里行旌随雪远,一时别绪似云痴。

病情深浅劳相忆,客况温凉要自知。

恰记临行频劝我,江山虽好莫吟诗。

(0)

松山杏山二首·其二

三重冈陇扼西东,八堡旌旂在眼中。

大帅不图成阱虎,小人容易化沙虫。

军声尚鼓涛头白,土色疑含战血红。

谁信当年全胜地,平原无险众山童。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