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巡篱落,侵晨汲井华。
微添经外课,不断佛前花。
晓梦连凄艳,炉烟拥翠霞。
未须托禅悦,冷淡足生涯。
向夕巡篱落,侵晨汲井华。
微添经外课,不断佛前花。
晓梦连凄艳,炉烟拥翠霞。
未须托禅悦,冷淡足生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与傍晚的生活片段,充满了宁静与禅意。首句“向夕巡篱落”,描述了诗人傍晚时分在篱笆边漫步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闲适与自在。接着“侵晨汲井华”则展现了清晨汲水的画面,生活气息浓厚。
“微添经外课,不断佛前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日常生活中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阅读经书和供养佛前之花,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虔诚与深入理解。同时,“微添”二字也暗示了这种修行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延伸,而非刻意为之。
“晓梦连凄艳,炉烟拥翠霞。”这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梦境与炉火的烟雾,以及它们与自然美景的交融,营造了一种梦幻而宁静的氛围。梦中的“凄艳”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而“炉烟拥翠霞”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最后,“未须托禅悦,冷淡足生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认为无需依赖于禅悦来获得内心的平静,简朴的生活本身就能满足心灵的需求。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自然美景及精神追求的感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
远目不高不可极,朱楼要与浮云齐。
江流万古平泱莽,山雨一过寒凄迷。
贾客樯下望吹笛,渔郎浦前看断霓。
佽飞射蛟水花伏,高士种柳烟条低。
群雁有时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
君家隐侯有八咏,风雅未尽留人题。
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
亲旧各贵显,青袍未离身。
六十去作令,岂慕要路津。
又思汉东归,便置漉酒巾。
深希陶渊明,澹然意已真。
食枣齿宜黄,晋俗诚自淳。
尚不顾隋珠,安肯与此邻。
送君识君心,扫迹向世尘。
舟轻不畏险,逆上子陵滩。
七里峡天翠,千里云木寒。
古祠鸣野鸟,乱石激春湍。
正与高怀惬,宁歌行路难。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
今来送归秋风后,秋风摵摵沙满川。
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后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忽逢古寺出岩腹,与君下马相留连。
殿堂高下就山势,松柏森耸侵云巅。
长廊落叶卷若扫,丈室垂幔翻如褰。
像塑神母乳九子,抱携抚玩皆可怜。
却令远客自生念,欲见幼稚心烦煎。
拥炉对坐日昏黑,龛灯共借僧榻眠。
虽然覆衣冷如铁,不及在家贫无毡。
曲肱难寐要天晓,两股冻痹仍筋挛。
桹桹残夜木鱼响,起看昴毕倾西躔。
怒号斗息东方白,童仆整肃吾将还。
老僧扫壁持笔砚,请予强此题岁年。
出门并辔至山店,茅屋揭尽馀尺椽。
又据胡床一谈笑,君不解饮聊开筵。
程次都无五百里,箧中可乏一囊钱。
拂衣频起畏日昃,应恐慈母心悬悬。
顾我便当江海去,却思此地何由缘。
《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姜店》【宋·梅尧臣】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今来送归秋风后,秋风摵摵沙满川。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后先。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忽逢古寺出岩腹,与君下马相留连。殿堂高下就山势,松柏森耸侵云巅。长廊落叶卷若扫,丈室垂幔翻如褰。像塑神母乳九子,抱携抚玩皆可怜。却令远客自生念,欲见幼稚心烦煎。拥炉对坐日昏黑,龛灯共借僧榻眠。虽然覆衣冷如铁,不及在家贫无毡。曲肱难寐要天晓,两股冻痹仍筋挛。桹桹残夜木鱼响,起看昴毕倾西躔。怒号斗息东方白,童仆整肃吾将还。老僧扫壁持笔砚,请予强此题岁年。出门并辔至山店,茅屋揭尽馀尺椽。又据胡床一谈笑,君不解饮聊开筵。程次都无五百里,箧中可乏一囊钱。拂衣频起畏日昃,应恐慈母心悬悬。顾我便当江海去,却思此地何由缘。
https://shici.929r.com/shici/3P6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