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同文馆诗·其二》
《秋日同文馆诗·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声鸣皆出谷,觜距各争场。

铁网收明月,霜铓倒豫章。

湛恩终锡宴,优礼合焚香。

最苦雠书客,消愁赖杜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同文馆内的一幕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知识追求者的深切关怀。

“声鸣皆出谷,觜距各争场。” 开篇以鸟鸣和斗鸡的场景起兴,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隐喻了知识殿堂内的活跃氛围。鸟儿在山谷间自由鸣叫,斗鸡在场地上激烈争斗,象征着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探索,勇于竞争的精神风貌。

“铁网收明月,霜铓倒豫章。”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明亮的月亮比作被铁网捕捉的明珠,形象地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而“霜铓倒豫章”则可能是指寒霜覆盖的豫章树,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也寓意着时间的宝贵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湛恩终锡宴,优礼合焚香。” “湛恩”意为深厚的恩泽,“锡宴”则是赐予盛宴,这里表达了对知识传播者或教育者的尊敬与感激之情。“优礼合焚香”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知识的崇敬与对教育者的尊重,通过焚香这一传统仪式,表达出对知识的敬畏之心。

“最苦雠书客,消愁赖杜康。”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出了学习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将“雠书客”比喻为勤奋读书的学子,他们面对知识的海洋,难免会感到疲惫与困惑。“消愁赖杜康”借用古代传说中酒神杜康的故事,暗示通过阅读和思考,可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压力,找到前进的动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秋日同文馆内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教育者的尊敬与感激,以及对学习过程中困难与挑战的理解与体谅。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答黄用砺明府

倦游敢道息图南,白社诗篇癖自耽。

天地风尘元易厌,渔樵生计也曾谙。

五湖新水供垂钓,三径閒云引盍簪。

知尔玄言今既就,问奇谁复似桓谭。

(0)

李观察父叔齐封

天书齐下紫泥封,海日烟消花影重。

父叔崔门今两凤,弟昆许里旧双龙。

埙篪并美千秋业,杖屦仍同五岳踪。

增秩岁逢新命至,承恩次第兴俱浓。

(0)

送郭太学

槐市秋清集俊髦,壮游堪逐五陵豪。

初开道路驹千里,争睹云霄凤一毛。

都讲席看随上序,进贤冠羡映东曹。

筑台况是君家事,此去悬金价并高。

(0)

答赵仁甫秋日见怀

公馀一榻为南州,乘兴谁堪并子猷。

混迹久甘牛马应,神交偏忆凤鸾俦。

栖迟尔傍山中社,摇落余怜海上秋。

试问东篱餐菊后,几人邀月共登楼。

(0)

寄屠纬真仪部

兰省当年近国光,逢君徵拜正含香。

黄金入市惊龙种,白雪登坛渺雁行。

彭泽未归元亮隐,鉴湖先遂季真狂。

瑶篇示我过玄晏,何必三都重洛阳。

(0)

报绩答张孝廉

留滞天南祗自怜,寥寥山水入孤弦。

花从种处时开落,薪任积来有后前。

薄禄仅当才百里,微劳重上绩三年。

双凫浪说飞腾易,弱羽无因向日翩。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