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敕断勿相牵,何必功成学计然。
怪底莫愁不同载,红妆已伴白头仙。
尘缘敕断勿相牵,何必功成学计然。
怪底莫愁不同载,红妆已伴白头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用平年兄有小舟曰荷花片以诗索赠次来韵赋答(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人生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思考。
首句“尘缘敕断勿相牵”,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他希望摆脱尘世的束缚,不再被世俗的牵绊所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里的“敕断”二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严格要求,也暗示了他对尘世规则的超越。
“何必功成学计然”一句,借用了古代智者计然的思想,计然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商人,主张通过积累财富实现人生价值。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是否一定要在功成名就之后才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简单生活、精神富足的向往。
接下来,“怪底莫愁不同载,红妆已伴白头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红妆”(年轻女子)与“白头仙”(年老的智者)并置,寓意着人生的两个阶段——青春与智慧。诗人似乎在说,不必为年龄的增长而忧虑,因为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丽。红妆女子的青春之美与白头智者的内敛智慧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生命的完整画卷。
整首诗通过对尘世与内心、功利与精神、青春与智慧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诗人高远的人生境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尼山郁嵯峨,孕灵慨千古。
深根起西周,雄镇自东鲁。
方春生意敷,润泽回厚土。
朝阳丽层巅,烟霞互吞吐。
林姿日万变,奇秀不可数。
岂独泰岱宗,耸特出寰宇。
云孙国上公,雅志绍遐武。
揽胜入图画,野色在庭户。
羹墙有至念,仰止亦堪睹。
乘间如一登,群峰固应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