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在幽岭,人得见时稀。
写箓扃虚白,寻僧到翠微。
扫坛星下宿,收药雨中归。
从服小还后,自疑身解飞。
高居在幽岭,人得见时稀。
写箓扃虚白,寻僧到翠微。
扫坛星下宿,收药雨中归。
从服小还后,自疑身解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高居在幽岭,人得见时稀"表明隐者选择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高处居住,其生活极为清净,不常与外界接触。"写箓扃虚白,寻僧到翠微"则是隐者日常生活的一幕,他可能在研究佛学或者道教的典籍,同时也会寻找其他修行者的交流,这里的“翠微”给人以山清水秀之感。
"扫坛星下宿,收药雨中归"描绘了隐者夜晚独自扫净祭坛后,在繁星下安寝,以及在雨中采集草药回来的情景。这些行径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从服小还后,自疑身解飞"则透露出隐者对于生命和修行的深刻体悟。在经历了某些修炼之后,他似乎对自己是否已经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有所怀疑,或者是在质疑自己的肉体是否能够如鸟儿般自由飞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隐者生活片段的勾勒,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境界。
明分秋水,又薄剪春云,轮悬双照。
衰龄渐眊,喜看花雾里,自他有耀。
银海光摇,细字灯前能校。旁人笑。
笑转磨寒驴,维妙维肖。花详翻更巧。
看裙屐少年,金丝耳绕。风云变了。
正迷离五色,全无分晓。刺目纷纷,不苦冥然更好。
欲除掉眼中人,可怜吾老。
春水载侬舟,问闲愁几斛,称量应晓。
蓦见远山青,斜阳外,犹似妆楼才扫。
出门长记,眉心皱比眉弯小。
作达偏为潇洒语,伫看牛腰诗草。
眼前寒食清明,道思家作客,将焉过了。
送汝短长亭,长亭外,依旧梦魂难到。烟波浩渺。
愁人同调寻孤悄。
点点梨花春雨滴,垂泪替伊多少。
残柳风凄苦。记当初、多情燕子,傍谁门户。
那晓沧桑经百劫,绿叶成阴非故。
只惆怅、刘郎前度。
又是秋风零落恨,更难携、桃叶秦淮渡。
伤往事,从头诉。他生莫再今生误。
且休提、重帘浅梦,消魂真个。
憔悴名花天不管,偏有鸾軿相顾。
奈绛蜡、明明浇堕。
薄命同怜弹怨瑟,忍含情、重为萧娘赋。
余碧泪,冷终古。
黄鹂枝上闹,花事晚,骂东风。
尽天涯今日,懒阴如水,踏遍青骢。
春信柳梢来未,怅红楼、消息渺难通。
说道春光犹浅,已教蝶怨重重。小桃含露泪痕浓。
争似去年红。祝好花长寿,芳情脉脉,私语喁喁。
救得今生薄命,怕他生、犹作负情侬。
一笑花魂无奈,廿番花信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