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载侬舟,问闲愁几斛,称量应晓。
蓦见远山青,斜阳外,犹似妆楼才扫。
出门长记,眉心皱比眉弯小。
作达偏为潇洒语,伫看牛腰诗草。
眼前寒食清明,道思家作客,将焉过了。
送汝短长亭,长亭外,依旧梦魂难到。烟波浩渺。
愁人同调寻孤悄。
点点梨花春雨滴,垂泪替伊多少。
春水载侬舟,问闲愁几斛,称量应晓。
蓦见远山青,斜阳外,犹似妆楼才扫。
出门长记,眉心皱比眉弯小。
作达偏为潇洒语,伫看牛腰诗草。
眼前寒食清明,道思家作客,将焉过了。
送汝短长亭,长亭外,依旧梦魂难到。烟波浩渺。
愁人同调寻孤悄。
点点梨花春雨滴,垂泪替伊多少。
这首词以春水为背景,描绘了词人的情感世界。"春水载侬舟",以轻盈的舟行比喻内心的漂泊,春水则象征着生活的流转与情感的波动。"问闲愁几斛",通过设问表达出词人深沉的愁绪,仿佛能用斛来衡量其重量。
"蓦见远山青",视线转向远方,词人借远山的青色,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犹似妆楼才扫",暗示了对家中女子梳妆打扮的想象,增添了画面的温情。"出门长记,眉心皱比眉弯小",细腻地刻画了离愁在眉宇间的痕迹,以及词人试图用洒脱的话语掩饰内心苦涩。
"作达偏为潇洒语,伫看牛腰诗草",表面上看似豁达,实则透露出词人对诗歌创作的寄托,借此排遣愁绪。"眼前寒食清明",点明时令,更添节日思乡之情。"道思家作客,将焉过了",直接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挂念。
"送汝短长亭,长亭外,依旧梦魂难到",词人想象送别的情景,即使送到长亭之外,梦境中的归途依然遥不可及。"烟波浩渺。愁人同调寻孤悄",以浩渺的烟波象征词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最后,"点点梨花春雨滴,垂泪替伊多少",以梨花春雨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哀愁,泪水仿佛代替了无法相见的距离。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春水、远山、烟波等意象,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西登蒙峰顶,南望瑶岑足。
华屋夹道周,飞甍蔽城曲。
谁楼揭春晖,光景常在目。
匪物情乃迁,于此见君独。
至德拟春晖,明晦岂常好。
君之心兮,只如三春之寸草。
春晖不尽春草长,永言怀之以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