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其一嘉熙元年七月,如浦城。二十三年,□永康界赵店宿,为喜雨作》
《减字木兰花·其一嘉熙元年七月,如浦城。二十三年,□永康界赵店宿,为喜雨作》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浮萍踪迹。又作南东□□客。不奈秋阳。

一似朱明赫赫光。惊雷叱雨。料是阿香怜逆旅。

好个凉天。称我前程步步便。

(0)
翻译
浮萍般的行踪,又像往南往东的过客。无法抵挡秋天的阳光。
那炽热的夏日阳光,仿佛惊雷怒吼,雨水倾盆,似乎是阿香在怜悯旅人的艰辛。
多么宜人的凉爽天气,正适合我前行的每一步。
注释
浮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踪迹:行踪。
南东:南方或东方,表示迁徙方向。
客:旅人。
朱明:夏天,这里指酷暑。
赫赫光:强烈的阳光。
阿香:可能是诗人的想象或虚构的人物,象征同情和关怀。
逆旅:旅途中的困苦。
凉天:凉爽的天气。
称:适合。
前程:未来的道路。
步步便:每一步都顺利。
鉴赏

这首宋词以浮萍自比,表达了作者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浮萍踪迹"象征着作者如同浮萍般随风飘荡,不知何处落脚,"又作南东□□客"中的空缺部分可能暗示了频繁的迁徙或旅途中的方向变化。词人感叹"不奈秋阳",秋天的阳光炽热,如同朱明(古代对夏天的别称)的强烈光芒,让人感到不适,象征着生活中的艰难和挑战。

"惊雷叱雨"可能是比喻词人内心的力量或是期待改变现状的愿望,他相信即使面临困境,也能像惊雷唤雨一样振奋人心。接下来,词人表达出对雨的期盼,认为这场喜雨能带来清凉,仿佛是阿香(可能是神灵或爱人的昵称)对他的怜悯与庇护,使他在旅途中得到慰藉。

最后,词人以"好个凉天,称我前程步步便"收尾,既描绘了雨后天气的宜人,也寄寓了对未来行程顺利、前程光明的乐观期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词,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人生的起伏与希望。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流沟山

清见林泉意已开,知音曾有魏王来。

两忘更得栖神地,不染人间一点埃。

(0)

次泠风阁之韵·其二

能御泠风入九秋,岂愁光景去难留。

翠摇竹影落猿峤,清递笛声来鹭洲。

两腋独乘卢碗兴,满襟谁作楚台游。

须知大块生微意,岂俟云边虎啸丘。

(0)

寄及之

南飞长是梦相寻,海角何妨寄好音。

有客交游多革面,无君谈笑少开襟。

家山荔子邀谁赏,泽国荷花忆共吟。

秋后西来无爽约,遥郊当候马骎骎。

(0)

集英殿考试酬唱·其一

玉皇亲自策才猷,谁作灵鳌上钓钩。

俊思内窥天问邃,韶光中看御香浮。

尚怀献艺趋前列,何幸持衡缀上流。

欲向鸾舆心未放,更须银烛始回头。

(0)

双源六题·其三澄心堂

澄心堂上閒来客,水与心同谁见得。

微风不过波澜休,无碍空中秋月白。

(0)

圆石六题·其三清辉亭

山色翠欲流,水光澄可照。

二物偶相际,清风发微妙。

中有逍遥翁,寓意得欢笑。

此道复何求,仁智姑自劭。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