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偕密因慧定两上人集海珠督造凭虚亭》
《偕密因慧定两上人集海珠督造凭虚亭》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亭子金光付草莱,菩提长自覆苍苔。

何人愿志侵云结,此际乾坤特地开。

指点松林资宝筏,吐吞江气想琼台。

登临剩有他年兴,半日凭阑已绝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亭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位置与氛围,充满了禅意和宁静之美。

首联“亭子金光付草莱,菩提长自覆苍苔”以“金光”与“草莱”对比,金光象征着亭子的辉煌与尊贵,而草莱则代表了自然的朴素与平凡,两者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象。接着,“菩提长自覆苍苔”一句,借用了佛教中菩提树的意象,暗示着内心的觉醒与净化,苍苔则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与静谧感。

颔联“何人愿志侵云结,此际乾坤特地开”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这里“侵云结”可能象征着超越世俗的束缚,而“乾坤特地开”则寓意着心灵的开阔与解放,展现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颈联“指点松林资宝筏,吐吞江气想琼台”进一步描绘了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观,松林与江气相互映衬,宝筏与琼台则象征着精神上的指引与归宿,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寻。

尾联“登临剩有他年兴,半日凭阑已绝埃”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与意境。登高远望,心中充满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即使只是片刻的停留,也能让心灵得到净化与安宁,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是一首富有禅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拜玄英先生画像

来此得公真,尘埃避隐沦。

水生溪榜夕,苔卧野衣春。

雨冢侵吴甸,荒祠侑汉人。

微吟值衰世,为尔独伤神。

(0)

窗间戏题

云在青山自往还,鹤穿云外上青天。

云来鹤去不相试,两个无心莫结缘。

(0)

薄媚

窣湘裙,摇汉佩。步步香风起。敛双蛾,论时事。

兰心巧会君意。殊珍异宝,犹自朝臣未与。

妾何人,被此隆恩,虽令效死。奉严旨。

隐约龙姿忻悦。重把甘言说。

辞俊雅,质娉婷,天教汝、众美兼备。

闻吴重色,凭汝和亲,应为靖边陲。

将别金门,俄挥粉泪。靓妆洗。

(0)

满庭芳.元礼席上用少游韵

红斗风桃,绿肥烟草,杨柳春暗重门。

五陵佳兴,酿酝付芳尊。

窈窕笙箫丛里,金猊篆、雾绕云纷。

勾情也,歌眉低翠,依约鹧鸪村。

人生须快意,十分春事,才破三分。

况点检年时,胜客都存。

更把馀欢卜夜,纵彻晓、蜡泪流痕。

花阴昼,朱帘未卷,犹自醉昏昏。

(0)

雨中花慢·其二和

寄径濉阳,陌上忽看,夭桃秾李争春。

又见楚宫,行雨洗芳尘。

红艳霞光夕照,素华琼树朝新。

为奇姿芳润,拟倩游丝,留住东君。

拾遗杜老,犹爱南塘,寄情萝薜山林。

争似此、花如姝丽,獭髓轻匀。

不数江陵玉杖,休夸花岛红云。

少须澄霁,一番清影,更待冰轮。

(0)

送胡汝明待制赴镇桂林

今代人中杰,摅忠久赞襄。

摛文挥镂管,积学俪青箱。

体道经为笥,临机智作囊。

威名知草木,义勇震戎羌。

玄女传符旧,黄公授略长。

投壶祭征虏,纳策蔡中郎。

暂解淮西印,来浮霅水航。

求田多好畤,卜宅类清漳。

寄兴红尘外,追欢锦瑟旁。

醉酣容偃鼠,吟咏许寒螀。

邂逅升徐榻,夤缘上孔堂。

周旋略名分,眄睐沐谦光。

细札俄颁命,真儒起干方。

地宽连五岭,权重詟三梁。

油戟明朝日,铦戈耿夜霜。

桂林飘黝粒,荔浦劈琼房。

来暮歌廉裤,遄归觐舜裳。

谋谟多妙简,梦想独难忘。

乌府思忠荩,丹墀渴对扬。

一言苏品类,三接屈皇王。

沙水犹含冻,江梅渐放香。

行行携部曲,去去背云乡。

劈箭飞征棹,牵绳黯别肠。

平居膺刻画,祖送倍凄凉。

睿意兴邦急,人材敌国强。

伫观扬涣号,爰立上岩廊。

谈笑妖氛静,经纶宝祚昌。

小人簪履旧,枯卉徯春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