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这首词作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开篇“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设定了一个萧瑟冷清的氛围,似乎是诗人在夜晚听到了琴声,但这琴声带着一种哀伤之感,如同孤独的角落里回响的悲凉音符。
接着“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则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旅人在夜晚投宿于荒凉的驿站,而外面的世界已经被飞舞的雪花覆盖,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凄清的景象。
“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则将情节转向了夜晚的一家酒馆,灯火渐渐熄灭,而窗外的风吹得落叶纷飞,似乎也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烦躁。
“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惊鸿一瞥般的离别,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都化作了那几声远去的大雁叫声,它穿越了迷雾一般的水面以及寒冷的云层。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这种留恋如何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无处不在。这里的溪月象征着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美,而诗人的灵魂似乎已经与之融为一体,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摆脱这份对美好的怀念。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梅花往往象征着孤独与坚韧,而这里它成为了诗人归梦的寄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而“愁损绿罗裙”则透露出一丝哀伤感,仿佛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淡漠和消磨。
最后,“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似乎在询问那隐秘的花香,它是否也如他这般怀念着过往。而那种相思之情,如同无数微小的疤痕一般,一点一滴地刻在心头。翠屏下,两眉紧锁,哀愁堆积在黄昏落幕之际。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孤独、相思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绪展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