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其四》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其四》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四言诗

童真出家,死于童真。出没卷舒,一坚密身。

嗟多欲人,曲为欲说。于其根中,出火自焫。

猗欤哲人,哂乃覆辙。以古为鉴,以身代舌。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石付百粉,玉兮温温。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多欲之人”与“哲人”的行为和结局,表达了对追求欲望可能导致的毁灭性后果的深刻反思。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警示世人。

“童真出家,死于童真。” 开篇即以“童真”象征纯洁与初心,出家则代表了寻求精神解脱与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然而,“死于童真”暗示了即使在出家修行的环境中,保持童真之心也并非易事,可能因外界诱惑或内心的挣扎而失去。

“出没卷舒,一坚密身。” 这一句描述了事物的动态变化与内在的稳定性,强调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保持内心坚定与完整的重要性。

“嗟多欲人,曲为欲说。” “多欲人”指的是那些被欲望所驱使的人,他们往往为了满足欲望而不惜手段。诗人对此表示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这种行为的批评。

“于其根中,出火自焫。” 这里使用了“火”作为象征,形象地描绘了欲望之火如何从内心深处蔓延,最终导致自我毁灭。如同“玉石俱焚”,无论是坚硬的石头还是珍贵的玉石,在欲望之火面前都难逃毁灭的命运。

“猗欤哲人,哂乃覆辙。” “哲人”在这里代表智慧与理性,他们能够洞察欲望的虚妄,并从中吸取教训。诗人通过“哂”(微笑)这一动作,表达了对多欲之人的讽刺与对哲人智慧的赞赏。

“以古为鉴,以身代舌。” 这句话强调了历史与个人经验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用自己的生命去传递智慧与教训。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这是《诗经》中的句子,用来形容大火焚烧山岗,不论玉石还是普通石头,都无法幸免。这里借用了这个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欲望之火的破坏力。

“石付百粉,玉兮温温。”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石头与玉石的不同反应,再次强调了保持内心纯净与坚定的重要性。即使面对诱惑与挑战,保持内心的温暖与平静,才能避免被欲望之火烧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比喻,深刻探讨了人性中的欲望与自我救赎的主题,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满足的同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避免陷入欲望的深渊。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一陶徵君潜

五斗信怀惭,归去来田陌。

富贵岂不佳,人生各有适。

前路问征夫,素曦恨将夕。

三径五柳间,南山见疏隙。

上寿百岁鲜,于何劳物役。

农人咨耕耘,妇女工纺绩。

衣食要自谋,待人亦奚益。

(0)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五刘文学桢

松生桃李中,碌碌难为色。

严节霏素霜,始见贞干直。

深感赐剪拂,遂得托鳞翼。

善任更蒙私,不离翰墨职。

填委敢贤劳,惟惧虚车饰。

日晏稍释閒,结揽城西侧。

长川欲济之,波澜不可测。

(0)

千尺雪即景杂咏·其三

湍激波回万状声,今来练影益晶明。

应缘毕献山灵技,无不相宜雨与晴。

(0)

木龙

刊木遗来天用奇,淤沙禦水两兼宜。

密茭奚事搴横浦,曲岸居然涨远涯。

鳞次常令波浪静,蟠拿那许蜧蛟驰。

陈尧佐创高斌继,绩奏安恬制永垂。

(0)

送叔氏入京

客思轻千里,官仪望五云。

林间倾别酒,菊下赠馀芬。

北雪衣先授,南鸿信早闻。

倘逢相识荐,无忝晋徵君。

(0)

回銮至保阳

半月行旌返保阳,恰如携得好韶光。

烟容澹入楼台远,麦色浓传饼饵香。

傍浦鸥眠蒲叶绿,迷町蝶栩菜花黄。

春郊景象堪欣慰,却虑三时日正长。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陆游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