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犹未去,空使山猿惊。
迎风坐枯藤,吟作长短声。
山猿汝何知,亦有故旧情。
人兮不如猿,冷暖随时生。
不见求友莺,乔木长嘤嘤。
山人犹未去,空使山猿惊。
迎风坐枯藤,吟作长短声。
山猿汝何知,亦有故旧情。
人兮不如猿,冷暖随时生。
不见求友莺,乔木长嘤嘤。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情景。首句“山人犹未去”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坚守,而“空使山猿惊”则暗示了他的存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接下来,“迎风坐枯藤,吟作长短声”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中,借风声与藤蔓为伴,吟咏诗歌的情景。
诗人进一步通过山猿来抒发情感:“山猿汝何知,亦有故旧情。”他将山猿视为知己,认为它们也有着对旧友的情感,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鸣。接着,诗人感慨“人兮不如猿,冷暖随时生”,暗示人在世间的孤独和无常,相比之下,山猿似乎更能随自然变化而自适。
最后两句“不见求友莺,乔木长嘤嘤”以莺鸟的求友行为反衬自己的孤寂,乔木间莺鸟的鸣叫更显得诗人内心的落寞。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中生活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孤独与自然的亲近,语言简洁,情感深沉。胡仲弓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常常流露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隐逸情怀。
平生野性,但频思好水,好山深处。
何事骑驴都市里,不道偏承异数。
晚惹炉香,晓随天仗,岁岁朝还暮。
一经教子,趋庭自昔俱误。
多君不厌寒厨,吟笺笔格,随事开愚瞽。
鸡肋功名终弃掷,归向西湖河渚。
扣犊耕田,挐舟载酒,风月原无主。
殷勤相订,往来百里烟树。
池馆凉生,晚风吹月黄昏乍。
谁抛小镜贴鸥波,肩影罗衫亚。两朵珊瑚笔架。
对沉吟、玉纤齐下。双声叠韵,鸾凤和鸣,倩他描画。
越国江山,潞河烟景都无价。
莲花庄子且安居,过了今年夏。明岁曲江宴罢。
彩豪簪、钗梁同挂。天街归后,御烛光摇。细君欢迓。
怪西风聚来鸿影,又将兄弟吹散。
自从鸡黍登堂后,心在寿萱花畔。
雅头粲、纵不解,风诗解捧留宾案。
从容一饭,有无限清言,霏霏玉屑,斜日照帘蒜。
依依处,别绪几多凌乱,津头自上青翰。
故乡难住他乡远,底事雁行分断。
江南岸、和病妇,慈亲思念增长欢。
一条河汉,把天上星光,人间山色,隔作几般看。
万缕乱愁绪,一块大疑团。
任尔风轮旋转,难破此重关。
贤圣几多苦趣,仙佛几多恶劫,旧案怕寻看。
细想不能语,老泪湿栏干。收白眼,持翠管,写乌栏。
偶谱断肠情事,举一例千端。
不管周郎顾曲,谁道醉翁嗜酒,作者意漫漫。
一切有情物,如是可参观。
听松餐菊。似瘦鹤秋山,绝无尘俗。
鬓点吴霜,酒浇越剑,堆垛闲愁千斛。
谁是狂夫牛,僧君或、先生马牧。
绛蜡底,把行踪略语,牢骚如仆。
横幅,写面貌,京兆眉奁,衣染春山绿。
彤管亲摹,置伊丘壑,不画凌烟也足。
何取弓刀褒,鄂较可丹青顾陆。
传神手、剩卫夫人字,管夫人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