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处道都曹丈挽词》
《李处道都曹丈挽词》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凄凉正始后,尚复有斯人。

恸哭亦云已,伤心难重陈。

传家双令器,怀德万遗民。

尚想典刑在,萧然老鹤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ùdàodōucáozhàngwǎn
sòng / zhānglěi

liángzhèngshǐhòushàngyǒurén

tòngyúnshāngxīnnánzhòngchén

chuánjiāshuānglìng怀huáiwànmín

shàngxiǎngdiǎnxíngzàixiāoránlǎoshēn

翻译
在那凄凉的正始时代之后,竟然还有这样的人存在。
痛哭一场似乎已经结束,但内心的伤痛难以再次述说。
他家世代相传的美德与才能,深深感动了无数的民众。
人们依然怀念那些典范和律法,他就像一只孤独的老鹤,超然物外。
注释
凄凉:悲凉、衰败。
正始:三国时期曹魏的一个时期,以学术自由著称。
斯人:此人,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恸哭:极度悲伤的哭泣。
重陈:再次述说,重复表达。
令器:出色的才能或器具,比喻美德和才能。
遗民:遗留下来的民众,指受到他影响的人。
典刑:典范和法律,引申为榜样和规范。
萧然:孤寂、清冷的样子。
老鹤:象征长寿和高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李处道都曹丈挽词》。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凄凉和哀伤的情绪。开头两句“凄凉正始后,尚复有斯人”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的无常,"尚复有斯人"可能是指诗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对已故去之人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恸哭亦云已,伤心难重陈”则深化了这种哀伤的情感。"恸哭"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悲痛,而“伤心难重陈”则意味着这样的伤心之情已经无法再次言说。

紧接着,“传家双令器,怀德万遗民”这两句中,“传家双令器”可能指代某种家族或宗族的象征物品,而“怀德万遗民”则表达了诗人对先辈恩德的缅怀和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尚想典刑在,萧然老鹤身”,"典刑在"可能是指某种规章制度依旧存在,而"萧然老鹤身"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或所思之人的孤寂与苍老,宛如一只独立的老鹤。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事物的回忆和怀念,以及对现实状态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情怀和个人情感。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病起

单衣小立怯西风,病骨诗愁冷淡中。

一片清秋在何处?豆花篱落雨濛濛。

(0)

十台怀古·其二章华台

灵王倾国崇台宇,按剑章华睨中土。

弁裳伏地走诸侯,钟鼓凌空震三楚。

骋骄不畏伍子谋,落成乞与吴兵游。

孤舟竟走江上路,块土独枕山中愁。

十年伯气终萧索,回首华容归不得。

饥魂漂泊啼秋烟,细腰却舞新王前。

(0)

分题得姑苏台送吴元振赴江浙省左丞

姑苏城外江水绿,姑苏台是吴王筑。

吴王燕罢越王来,馆娃夜冷宫门开。

落花飞去春无迹,江边却起姑苏驿。

马头旌节何皇皇,候吏传呼谒道傍。

孤山梅白堤柳黄,相君入坐中书堂。

(0)

八月十七夜半后看月

钱塘城东潮海西,四更月上寒凄凄。

太阴垂精金气感,列宿藏景珠绳低。

钟鼓沈沈尚传警,羽毛谡谡屡惊栖。

蟾蜍初不隔风雨,谁其翼我凌丹梯。

(0)

点义仓即事

南来受命佐为州,喜遇丰年暂出游。

过岭崎岖寻道路,上山硗确治田畴。

修藤挂树龙蛇走,怪石攒溪雁鹜浮。

赋役已宽词诉简,素餐无补谩优悠。

(0)

秋后蝇

夏日营营绕案飞,转多秋后亦何为?

从教引类集瓜上,落蒂秋瓜能几时。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