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安儒素,循良喜著声。
民肥缘吏瘠,事险要心平。
执法参诗律,攻愁藉酒兵。
晋熙一湖水,不减在山清。
淡泊安儒素,循良喜著声。
民肥缘吏瘠,事险要心平。
执法参诗律,攻愁藉酒兵。
晋熙一湖水,不减在山清。
这首清代诗人喻先恩的《太湖署中呈郑湛侯明府》描绘了作者淡泊名利、崇尚儒雅生活的态度,以及他对地方治理的公正与谨慎。"淡泊安儒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儒家道德的坚守,"循良喜著声"则赞扬郑湛侯作为地方官员的良好声誉。"民肥缘吏瘠"暗示了郑湛侯的勤政廉洁使得百姓富足,"事险要心平"进一步强调他在处理复杂政务时的冷静与公平。
"执法参诗律"将法律与诗歌的韵律相提并论,意味着郑湛侯在执行公务时注重规则与艺术的结合,"攻愁藉酒兵"则以饮酒排解忧虑,显示出他的生活智慧。最后两句"晋熙一湖水,不减在山清"以太湖的清澈比喻郑湛侯的高洁品性,即使身处官署,其心境之清纯犹若山泉,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美。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一位清廉有为的地方官,寓言深刻,语言优美。
门外可罗雀,长者肯来寻。
留君且住,听我一曲楚狂吟。
枉了闲烦闲恼,莫管闲非闲是,说甚古和今。
但看镜中影,双鬓已星星。
人生世,多聚散,似浮萍。
适然相会,须索有酒且同倾。
说到人情真处,引入无何境界,惟酒是知音。
况有好风月,相对且频斟。
郊原浩荡,正夺目花光,动人春色。
白下长干佳丽最,寒食嬉游人物。
雾卷香轮,风嘶宝骑,云表歌声遏。
归来灯火,不知斗柄西揭。
六代当日繁华,幕天席地,醉拍江流窄。
游女人人争唱道,缓缓踏青阡陌。
乐事何穷,赏心无限,惟惜年光迫。
须臾聚散,人生真信如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