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上亲曾住。司马槱不是村父。
缕金衣唱彻流年,几阵纱窗梅雨。
梦回时不见犀梳,燕子又衔春去。
便人间月缺花残,是小小香魂断处。
钱塘江上亲曾住。司马槱不是村父。
缕金衣唱彻流年,几阵纱窗梅雨。
梦回时不见犀梳,燕子又衔春去。
便人间月缺花残,是小小香魂断处。
这首元代冯子振的《鹦鹉曲·钱塘初夏》描绘了钱塘江边夏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往昔的回忆。首句“钱塘江上亲曾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钱塘江畔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司马槱不是村父”暗示了诗人身份的转变,可能曾经的亲密关系如今已成过往。
“缕金衣唱彻流年”描绘了女子穿着华丽的服装,歌声穿越岁月,暗示了昔日欢声笑语的场景。“几阵纱窗梅雨”则以江南特有的梅雨季节,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让人想起过去的离别和思念。
“梦回时不见犀梳,燕子又衔春去”通过梦境和自然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对过去的追忆,犀梳不再,燕子来去,春天已逝,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时光的无情流逝。
最后两句“便人间月缺花残,是小小香魂断处”以月缺花残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爱情的消逝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哀悼,以及对亡者的深切怀念。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