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闲来惯。睡起初惊晓燕。
樵青走挂小帘钩,南园昨夜,细雨红芳遍。
平芜一带烟光浅。过尽南归雁。江云渭树俱远。
凭阑送目空肠断。好景难常占。过眼韶华如箭。
莫教鶗鴂送韶华,多情杨柳,为把长条绊。
清尊满酌谁为伴。花下提壶劝。
何妨醉卧花底,愁容不上春风面。
田野闲来惯。睡起初惊晓燕。
樵青走挂小帘钩,南园昨夜,细雨红芳遍。
平芜一带烟光浅。过尽南归雁。江云渭树俱远。
凭阑送目空肠断。好景难常占。过眼韶华如箭。
莫教鶗鴂送韶华,多情杨柳,为把长条绊。
清尊满酌谁为伴。花下提壶劝。
何妨醉卧花底,愁容不上春风面。
这首宋词《梁州令·叠韵》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感伤的田园春日画卷。诗人以闲适的田野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在清晨醒来,被燕子惊醒,注意到南园一夜细雨后红花盛开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接着,他借雁南归和江云渭树的意象,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世遥远的感慨。
"平芜一带烟光浅",写出了春天早晨薄雾轻烟的朦胧之美,"过尽南归雁"则寓言着游子离乡的无奈。诗人倚栏远眺,心中愁绪难以自抑,感叹美景易逝,青春如箭般迅速消逝。他不愿让杜鹃鸟(鶗鴂)的啼声催促美好时光的流逝,希望杨柳能留住春色,但又明白这不过是痴心妄想。
词中“清尊满酌谁为伴”表达了孤独饮酒的情境,"花下提壶劝"则流露出借酒浇愁的寂寥,最后,“何妨醉卧花底,愁容不上春风面”更是传达出一种想要逃避现实,沉醉于春色中的逃避心理,试图以醉眠来抵挡人生的愁苦。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楚国清名世岂知,郡章新得泰山归。
静思雕鹗霜天势,却看蓬瀛客旆飞。
去国鬓毛休变色,还家传瑞已生辉。
翠华早晚东巡守,驰道离宫接帝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