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崎岖偶一经,暄炎适得片时清。
主人十里春来少,桃李千株子已成。
欲去未能窥晚照,乍醒还醉听啼莺。
年来何事城中久,书阁留人不放行。
丘壑崎岖偶一经,暄炎适得片时清。
主人十里春来少,桃李千株子已成。
欲去未能窥晚照,乍醒还醉听啼莺。
年来何事城中久,书阁留人不放行。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六月二十九日拜访小庄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丘壑崎岖偶一经”,以丘陵山川的崎岖道路为背景,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偶然的探访。接着,“暄炎适得片时清”则描绘了短暂的清凉,仿佛是在炎热夏日中难得的一丝凉爽,象征着心灵的片刻宁静。
“主人十里春来少,桃李千株子已成”两句,通过描述主人家的桃李园,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繁荣,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桃李千株,果实累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寓意着丰收与希望。
“欲去未能窥晚照,乍醒还醉听啼莺”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在小庄停留时的内心感受。他既想离开,却又被晚霞的美景所吸引,仿佛在醉梦中听到了黄莺的啼鸣,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与不舍。
最后,“年来何事城中久,书阁留人不放行”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他感慨于自己在城市中停留已久,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束缚,难以自由地前往心之所向的小庄。这句诗流露出了一种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城市生活束缚的无奈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与城市生活之间的思考与抉择,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秋风三径黄花活,秋声万树喧鶗鴃。
听潮楼上秋气清,听潮楼下新声发。
偶传空谷有佳人,家住扶桑东海阔。
华年乘兴作南游,妙舞清歌年二八。
淡黄杨柳古亭村,公子多情欲断魂。
碧玉定情谁遣此,黄金有价不须论。
神仙杨柳春归洞,儿女枇杷早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