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法如可学,嵇生病未能。
从来君子狱,谁不愧孙登。
啸法如可学,嵇生病未能。
从来君子狱,谁不愧孙登。
这首诗以"啸法"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嵇康式风度的仰慕和自我反思。首句"啸法如可学,嵇生病未能",暗示了啸作为一种高雅的技艺,诗人认为如果能够学习到嵇康那种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啸法,那将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然而自己却感到力有未逮,无法达到嵇康的境地。接着,诗人通过"从来君子狱,谁不愧孙登",将话题转向了对高尚人格的评价,指出自古以来,君子即使身陷困境,面对困境时也会像孙登那样保持内心的坦荡和无愧,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整首诗寓言深刻,借啸法和历史人物来表达个人修养与品格追求,体现了清代诗人李森先的道德情操和审美取向。
缓步出东门,徘徊高城隅。
芳郊晓烟霁,极目眺平湖。
迟日暖潜鱼,东风汎菰蒲。
阳和著万物,动植皆昭苏。
行乐贵及时,流光易云徂。
五陵少年客,燕赵倾城姝。
憧憧满金堤,盈盈杂簪裾。
华龙俨上驷,冰雪莹肤腴。
帷花启芳筵,藉草罗樽壶。
搴条密相遗,巧笑情有馀。
溱洧宛未妍,桑中良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