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久浮沉,两鬓萧疏百感侵。
献策无才宜潦倒,耽诗有癖自呻吟。
斩魔剑钝情难断,结客囊空累更深。
安得携樽招隐侣,相将把臂入嵇林。
茫茫人海久浮沉,两鬓萧疏百感侵。
献策无才宜潦倒,耽诗有癖自呻吟。
斩魔剑钝情难断,结客囊空累更深。
安得携樽招隐侣,相将把臂入嵇林。
这首诗《寄感》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沧桑、个人际遇的复杂心情。
首联“茫茫人海久浮沉,两鬓萧疏百感侵”,开篇即以广阔的背景和诗人个人形象的刻画,勾勒出一种在漫长岁月中漂泊不定、身心俱疲的状态。茫茫人海象征着社会的广阔与复杂,而“久浮沉”则暗示了诗人长时间在社会中挣扎、奋斗的经历。两鬓萧疏不仅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的外在形象,也暗含了内心世界的苍凉与疲惫。“百感侵”三字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颔联“献策无才宜潦倒,耽诗有癖自呻吟”,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自我评价与内心矛盾。首句中的“献策无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认识,认为自己虽有为社会贡献的想法,但因才能有限而难以实现,因此只能选择“潦倒”。这里的“潦倒”不仅仅指物质上的贫困,更包含了精神上的失落与无奈。次句“耽诗有癖自呻吟”则展示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痴迷,即使在困境中,仍能通过创作来抒发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联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自我安慰。
颈联“斩魔剑钝情难断,结客囊空累更深”,继续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中的“斩魔剑钝”比喻诗人试图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但面对复杂的人性和社会问题时,却感到力不从心,情感上的困扰难以解脱。次句“结客囊空累更深”则反映了诗人试图寻求友情与支持,但在经济和社交层面的限制下,这种努力往往徒劳无功,反而加深了内心的负担与痛苦。
尾联“安得携樽招隐侣,相将把臂入嵇林”,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愿望。这里引用嵇康的故事,寓意着诗人希望在隐逸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宁静。这一愿望既是对现实困境的逃避,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寄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挑战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友情、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前贤惟有太丘真,岂谓于今见后身。
虽是一时为逐客,不妨千古作全人。
自从别后心如渴,却喜诗来句绝尘。
无计复陪花下醉,对花只觉倍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