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感》
《寄感》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茫茫人海久浮沉,两鬓萧疏百感侵。

献策无才宜潦倒,耽诗有癖自呻吟。

斩魔剑钝情难断,结客囊空累更深。

安得携樽招隐侣,相将把臂入嵇林。

(0)
鉴赏

这首诗《寄感》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沧桑、个人际遇的复杂心情。

首联“茫茫人海久浮沉,两鬓萧疏百感侵”,开篇即以广阔的背景和诗人个人形象的刻画,勾勒出一种在漫长岁月中漂泊不定、身心俱疲的状态。茫茫人海象征着社会的广阔与复杂,而“久浮沉”则暗示了诗人长时间在社会中挣扎、奋斗的经历。两鬓萧疏不仅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的外在形象,也暗含了内心世界的苍凉与疲惫。“百感侵”三字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颔联“献策无才宜潦倒,耽诗有癖自呻吟”,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自我评价与内心矛盾。首句中的“献策无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认识,认为自己虽有为社会贡献的想法,但因才能有限而难以实现,因此只能选择“潦倒”。这里的“潦倒”不仅仅指物质上的贫困,更包含了精神上的失落与无奈。次句“耽诗有癖自呻吟”则展示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痴迷,即使在困境中,仍能通过创作来抒发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联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自我安慰。

颈联“斩魔剑钝情难断,结客囊空累更深”,继续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中的“斩魔剑钝”比喻诗人试图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但面对复杂的人性和社会问题时,却感到力不从心,情感上的困扰难以解脱。次句“结客囊空累更深”则反映了诗人试图寻求友情与支持,但在经济和社交层面的限制下,这种努力往往徒劳无功,反而加深了内心的负担与痛苦。

尾联“安得携樽招隐侣,相将把臂入嵇林”,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愿望。这里引用嵇康的故事,寓意着诗人希望在隐逸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宁静。这一愿望既是对现实困境的逃避,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寄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挑战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友情、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和陈天予见寄真字韵

前贤惟有太丘真,岂谓于今见后身。

虽是一时为逐客,不妨千古作全人。

自从别后心如渴,却喜诗来句绝尘。

无计复陪花下醉,对花只觉倍伤春。

(0)

和远老见怀

老去光阴能几何,祇求适意不求多。

消除旧恨凭三盏,断送馀生付一蓑。

风月情怀虽已灭,渔樵伴侣尚相过。

师来好趁荷花盛,我欲同游击棹歌。

(0)

再和四首·其二

归来深欲断尘缘,常拜青词密吁天。

既幸此身无玷辱,更欣尽室得团圆。

扪心只合安三径,度力那能障百川。

若也天公终见念,从今便是再生年。

(0)

感花·其六

春来日日欲寻春,乐此疏慵老大身。

岂料青春今过半,萧萧风雨却愁人。

(0)

寄题隐静三首·其三

我师一出几何年,闻欲东归未有缘。

何日扶藜能过我,湖山深处共谈禅。

(0)

周相士谓予寿至九十三又成一绝

年登九九已云多,相士犹添十载过。

万事都捐无复念,老而不死待如何。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