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虚堂六言为净梵僧作》
《清虚堂六言为净梵僧作》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石涧寒泉霜晓,竹岗霁月凉秋。

一炷铜炉柏子,老禅破衲蒙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tángliùyánwèijìngfànsēngzuò
sòng / hóngkuí

shíjiànhánquánshuāngxiǎozhúgǎngyuèliángqiū

zhùtóngbǎilǎochánméngtóu

注释
石涧:山涧。
寒泉:冰冷的泉水。
霜晓:清晨的霜冻。
竹岗:竹林中的山坡。
霁月:雨过天晴后的月亮。
凉秋:清爽的秋天。
一炷:一缕。
铜炉:铜制的香炉。
柏子:柏树籽,用来烧香。
老禅:年长的禅师。
破衲:破旧的僧袍。
蒙头:遮住头部。
翻译
清晨的石涧中泉水寒冷,竹岗上雨后明月照着清凉的秋天。
一缕香烟从铜炉上升起,老禅师身披破旧僧袍,头巾蒙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凉宁静的山中禅修景象。首句"石涧寒泉霜晓",通过"石涧"和"寒泉",传达出清晨霜降后泉水的冷冽与山涧的寂静,展现了深秋早晨的清新气息。"竹岗霁月凉秋"进一步描绘了竹林岗头雨过天晴后的月夜,"霁月"即雨后明月,"凉秋"则点明季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一炷铜炉柏子"写的是禅僧在这样的环境中燃起一缕香烟,使用的是柏子,这是一种常见的禅修用品,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冥想。"老禅破衲蒙头"则刻画了老僧的形象,他身披破旧的僧袍,头巾蒙面,暗示其生活简朴,专注于内心修行,不问世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虚静谧的禅院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敬仰,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洪咨夔作为南宋文人,他的诗作常常融入禅意,这首诗便是其风格的体现。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赤岸乔松

独不见君家万丈之乔松,交柯崛走惊蛟龙。

浑沌以来不可数,孰识夏后之植秦人封。

盘谷直与元气会,赤岸东西分昼晦。

怒豹毛霏雾雨中,神鳌背拆川冈外。

吾闻中有何氏居,过者仰见今嗟咨。

秋蟾在空风在谷,胡用门前列戟鸣骊驹。

上有翡翠盖,下有珊瑚枝。鬼神守护仙人期。

安得置我清阴之石上,坐待白鹤归来时。

(0)

题新喻丞刘源墨菊

东篱吐佳菊,采采含幽馨。

芳心竟云托,离披履前楹。

讵惟陶令贤,千载同幽襟。

感兹时物迁,独见霜中荣。

故人安素子,为君写其英。

醉墨尚淋漓,宛若寒露侵。

岂无春阳华,朝发夕已零。

赠此竟何俟,亦以期令音。

(0)

清明道中

骢马行行过近畿,家家坟上纸钱飞。

七千里外楸梧老,立断东风泪满衣。

(0)

吴塘晓度

吴塘一带绿盈盈,柳外频闻唤度声。

人立岸沙天欲曙,帆归浦溆浪初平。

几家篱落依桑柘,千顷陂田杂稻粳。

自古巨川须广济,不知何处大舟横。

(0)

送陈太守之任延安

白云粉署久为郎,千里分符荷宠光。

双佩日边辞魏阙,千山马上入秦疆。

专城近塞尘沙静,露冕行春野树苍。

问俗想应勤劝课,闾阎处处乐农桑。

(0)

游杨鸿胪南园

御河缭绕禁城东,路入南园兴不穷。

树色万行晨过雨,鸟声千啭午呼风。

门通夹径芙蓉帐,阑护翻阶芍药丛。

胜景满前看不足,酒酣吟倚夕阳红。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