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大宗伯以佛语见讯倚韵和之》
《徐大宗伯以佛语见讯倚韵和之》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老来离欲正中偏,差胜耆婆始上天。

累尽可余迦叶舞,慈深宁爱辟支禅。

开椷罔象欣珠得,倚杖长庚配月悬。

悔不乞公祠部牒,也堪将换沃州田。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徐大宗伯以佛语见讯倚韵和之》。王世贞以佛学为灵感,表达其对人生、佛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老来离欲正中偏”,描绘了老年人在生命晚期对欲望的淡然态度,既非完全摒弃,亦非过分执着,而是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接着,“差胜耆婆始上天”一句,通过对比,暗示了老年人对生死的态度比那些追求仙界的耆婆更为平和与实际。

“累尽可余迦叶舞,慈深宁爱辟支禅。”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修行的理解,认为彻底放下尘世的烦恼(“累尽”)后,自然能体验到更高层次的禅定(“迦叶舞”),而慈心(“慈深”)则超越了对特定教派(“辟支禅”)的偏好,体现了佛教中普遍的慈悲精神。

“开椷罔象欣珠得,倚杖长庚配月悬。”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开椷”(打开智慧之门)、“罔象”(虚无缥缈的事物)和“珠得”(获得智慧之珠)等意象,表达了在修行过程中对真理的追求与获得。同时,“倚杖长庚配月悬”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暗示着在人生的晚年,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悔不乞公祠部牒,也堪将换沃州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未能更早地投身于修行生活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愿意用现有的资源(如“沃州田”)去换取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公祠部牒”可能象征着更正式的修行机会或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王世贞对佛教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悟,以及他在晚年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与追求。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南渡次琼管江山风物与海北不殊民居皆在槟榔木间黎人出市交易蛮衣椎髻语音兜离不可晓也因询万安相去犹五百里僻陋尤甚黄茅中草屋二百馀家资生之具一切无有道由生黎峒山往往剽劫行者必自文昌县泛海得便风三日可达艰难至此不胜慨然赋诗二首纪土风志怀抱也·其二

四郡环黎母,穷愁最万安。

峒氓能悯寇,泷吏岂欺韩。

草屋丛篁里,孤城瘴海端。

民居才百数,道里尚艰难。

径陆忧生蜑,乘桴畏怒澜。

飓风能破胆,疠气必摧肝。

去死垂垂近,资生物物殚。

舶来方得米,牢罄或无餐。

树芋充嘉馔,螷蠃荐浅盘。

蒌藤茶更苦,淡水酒仍酸。

黎户花缦服,儒生椰子冠。

槟榔资一醉,吉贝不知寒。

何必从詹尹,无因咏考槃。

失图嗟罪大,得此荷恩宽。

顾影同三友,谈空不二观。

中州杳何在,犹共月团栾。

(0)

含笑花五首·其二

玉质犹披翡翠裳,温泉浴罢蔼天香。

回眸百媚嫣然处,羞死三千红粉妆。

(0)

梁山观音寺

大士当年白鹿驯,宝坊千古閟松筠。

风流帝婿膏粱客,也解来为护法神。

(0)

自池口登舟

水落溪乾不可舟,春潮理棹浅沙头。

多风烟浪鳞鳞起,欲雪江云苒苒浮。

涉险物情终共畏,临流归兴浩难收。

波神借我风帆便,鼓柁清江汗漫游。

(0)

秋日有感

秋水澹澄澈,秋山郁嵯峨。

我游溪山亭,山空水增波。

感此物华暮,风林摇落多。

惟有青青松,独立不改柯。

乔然傲霜霰,岁晏将如何。

(0)

登道场山

野吹竹色寒,下有古涧道。

牧儿放箠眠,牛马龁风草。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