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拟梅花共赋诗,那知人事有乖离。
交情自谓惟君厚,世态于今犹我知。
尽室飘飘虽匪计,此心烱烱幸无欺。
一官谩浪端何以,从此归耕已自迟。
准拟梅花共赋诗,那知人事有乖离。
交情自谓惟君厚,世态于今犹我知。
尽室飘飘虽匪计,此心烱烱幸无欺。
一官谩浪端何以,从此归耕已自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留别在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准拟梅花共赋诗”,描绘了诗人原计划与友人在梅花盛开之时共同吟诗作乐的美好设想。然而,“那知人事有乖离”转折,暗示了现实中的变故使他们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诗人感叹“交情自谓惟君厚”,表达了对深厚友情的珍视,认为只有在朋友之间才能找到真正的理解。接着,“世态于今犹我知”揭示出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即使身处纷扰世间,友人的理解和自己对世态的看透仍然不变。
“尽室飘飘虽匪计”,写出了家庭生活的动荡不安,但诗人强调“此心烱烱幸无欺”,表明自己的忠诚和真实不渝。最后两句“一官谩浪端何以,从此归耕已自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虽然知道回归田园的脚步已经因告别而显得迟缓。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怀念,又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转折和内心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