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孔子》
《孔子》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尧舜禹汤文,直接尼山丘。

原道本乎中,未发当何求。

喜怒哀乐时,一簇破青眸。

尚论古之人,机括能不谋。

万祀有真诠,焉敢同悠悠。

人伦百世师,我亦曾侧修。

穷达各有道,体用宁相仇。

愿言有国家,上下其率由。

(0)
鉴赏

这首诗以孔子为题,通过探讨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与“礼”,展现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崇敬。

诗中首先提到古代圣贤如尧、舜、禹、汤、文王等,直接承继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诲,强调了孔子在道德和哲学上的重要地位。接着,诗人指出“原道本乎中”,即道德和真理的根本在于内心的修养,而非外在的形式或行为。这反映了孔子“内圣外王”的思想,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的治理应相互促进。

“未发当何求”则表达了对于道德实践的思考,即在未表现出来之前,人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道德标准。这与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相呼应,强调内在的自我约束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喜怒哀乐时,一簇破青眸”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不同情绪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明,避免被情绪所左右,体现了孔子倡导的“中庸之道”。

“尚论古之人,机括能不谋”表明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尊崇,认为他们的思想和方法能够指导后世,避免盲目行事。

“万祀有真诠,焉敢同悠悠”强调了孔子思想的永恒价值,以及对其思想的敬畏之心,不敢轻易否定或忽视。

最后,“人伦百世师,我亦曾侧修”表达了诗人作为孔子思想的追随者,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他人道德行为的榜样。同时,“穷达各有道,体用宁相仇”则进一步阐述了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遵循正确的道德原则,体悟和运用孔子的思想,不应让道德原则与实际行为产生冲突。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思想的深入探讨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深刻理解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江村吟·其三

新月带斜辉,江村动夜扉。

笛残知牧返,歌扬识渔归。

薄雾笼波淡,疏灯隔竹微。

孤舟同鹭宿,尘梦夕来稀。

(0)

拟古杂体十九首并序·其七钓竿歌

古人钓国复钓名,严滩渭水未全清。

美人修竿生自直,和烟砍却还青青。

连举六鳌笑不取,桂舟浅浦何容与。

寄语悠悠世上儿,江月江风本无主。

(0)

姑苏八景五言古有序·其五灵岩

灵岩有古寺,人道馆娃宫。

不识西施貌,禅宗色是空。

采香幽径没,响屧落山风。

往事休回首,吴门匹练中。

(0)

姑苏八景五言古有序·其一支硎

支公固好禅,何事偏爱马。

至今饮马处,春水潺潺泻。

王生立佳城,近在马涧下。

因悟无生法,四大皆幻者。

(0)

和申瑶翁咏物十四首·其八烛泪

兰堂张宴夜将阑,锦幕风摇宝炬残。

乍看新花生火树,俄惊仙露满铜盘。

光浮珠汗心偏热,暗湿鲛绡焰觉寒。

恐有向隅孤影里,寄言豪客莫穷欢。

(0)

吴子夜四时欢歌·其十三

应怜夜度娘,动寒往相觅。

可畏双行缠,已落雪上迹。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