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岭横起,浑如砚琢成。
咸池清露滴,仙掌黑云生。
元气天应结,人文世久明。
诛茅山麓下,闭户著陶泓。
一带岭横起,浑如砚琢成。
咸池清露滴,仙掌黑云生。
元气天应结,人文世久明。
诛茅山麓下,闭户著陶泓。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休宁汊口十咏(其四)砚岭》描绘了一幅山水墨色的画面。首句"一带岭横起"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连绵起伏的山岭,犹如砚台中的墨线自然舒展。"浑如砚琢成"进一步比喻山形的峻峭和精致,仿佛是天工精心雕琢。
接下来的两句"咸池清露滴,仙掌黑云生"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山岭比作咸池(神话中太阳洗澡的地方)上的清露,暗示其高洁;又以仙掌(宫殿前的雕塑)喻指山峰,而黑云缭绕则增添了神秘与幽深的意境。
"元气天应结"表达出大自然的宏大与生命力,暗示着这片山岭蕴含着天地之精华。最后一句"人文世久明"则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意味着这片山水养育了智慧与文明,体现了长久的人文历史。
整首诗通过砚岭的意象,展现了山水之美与人文之韵,寓含哲理,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石刻三代遗,独数岐阳蒐。
剥落卧榛菅,奇宝谁见收。
金源亦好事,驼载来蓟丘。
岂知桥门镇,天为兴邦留。
我老幸摩娑,考古思西周。
使君精篆法,声华振皇州。
足追史籀制,惜值车攻休。
騑騑五马来,东向会稽游。
会稽岂无碑,颂述徒誇浮。
愿言宣仁化,嗣续垂千秋。
落日沉海云压城,官军多载妇女行。
大弓劲箭自山下,颜色如灰愁上马。
我生不惯生马驹,存者吾子亡吾夫。
毋宁完身吐玉雪,忍使馁肉当熊貙。
青枫岭头望回浦,血指画岩心独苦。
老螭扣地救未及,芳草迷天泪零雨。
卓哉一死可百年,此事已过永泰前。
黄沙野塞多降骨,忠义传中收不得。
儿骑牛,儿骑牛。
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
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
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
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
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
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