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虞沧江提刑·其三》
《挽虞沧江提刑·其三》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自得沧江胜,归来伴鹤龟。

晚年尤好易,暇日且论诗。

欲问更生佛,非关二竖医。

诸生毋拭袂,公训有馀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晚年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自得沧江胜,归来伴鹤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沧江之胜可能是指某一次游历中的美好体验,“伴鹤龟”则象征着宁静、长寿的生活。

“晚年尤好易,暇日且论诗”显示了诗人在晚年对道家哲学的倾心,以及他闲暇时光里喜欢讨论诗歌,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常有的雅兴。这里的“易”可能指的是《易经》,代表着对生命智慧和宇宙规律的探究。

“欲问更生佛,非关二竖医”一句颇为深奥,其中“更生佛”可能是指对生命轮回或永恒之道的追求,而“非关二竖医”则表明诗人认为这些问题不是靠普通的医学知识可以解答的,“二竖医”通常指的是古代医疗中的两种方法,即用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这里似乎在强调对生命深层次追求不能仅凭世俗智慧。

最后两句“诸生毋拭袂,公训有馀师”则是在劝导后学不要轻易质疑前人留下的知识和智慧,而应当虚心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这里的“毋拭袂”意味着不应该随意抹去或忽视,“公训有馀师”则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

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哲学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于生命意义与价值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祷雨有感

去年六月天不雨,农家到处忧禾黍。

县公一念格天心,三尺甘霖苏下土。

今年不雨夏徂秋,县公恻怛农心忧。

西潭朝乞白龙水,东井暮檄乌龙湫。

四山云兴龙出穴,一夜滂沱洗炎热。

县公有禄民有租,喜雨亭成碑可揭。

使天雨玉复雨珠,饥不可食寒不襦。

我今歌咏丰年屡,大书特书不一书。

(0)

题楮衾歌

任公子,钓鳌龙伯宫。烂烂五色云,飞出槫桑东。

海若天吴失颜色,河东美人织不得。

并刀剪断紫霞绡,八茧吴蚕空自白。

仙人王子晋,骑鹤来人间。

手卷锦鲸去,东入蓬莱山。

相逢会稽楮,共听西窗雨。

满床蝴蝶花片飞,梦中笑杀秦川女。

何人视草白玉堂,青绫夜对官烛光。

岂如蓬莱山人醉眠日丈五,独拥八天溪藤霜。

(0)

苍雪堆

种得琅玕三百个,当窗飞翠不曾乾。

润浮石榻常疑雨,清逼田衣故作寒。

开径何烦童子扫,敲门只许故人看。

若为消得南州热,借我吹笙坐碧坛。

(0)

观海雨阻

五鼓既作鸡三鸣,披衣起坐候朝晴。

无端东海秋潮信,又作西窗夜雨声。

红想霞生旸谷树,青怜山近越王城。

会须明日偿高兴,随意看云称野情。

(0)

读张外史诗

海内诗人久寂寥,静中披卷即神交。

函关紫气长怀李,句曲青山本姓茅。

快雨送晴来竹下,淡云流月过林梢。

令威若返辽东鹤,定拟云松共结巢。

(0)

游峡山寺·其三

雨后看山罨画同,挥毫不数米南宫。

半生丘壑藏来久,一段烟霞写得工。

绝顶鸟飞空界外,右肩僧袒夕阳中。

悬知意匠经营苦,东望停云思不穷。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